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別東林寺僧

李白〔唐代〕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天仙子·好在軟綃紅淚積

納蘭性德〔清代〕

好在軟綃紅淚積,漏痕斜罥菱絲碧。古釵封寄玉關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鴛鴦頭不白。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
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
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唐代〕

秀色發江左,風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還,獨立揚清波。
載酒五松山,頹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萬里遙相過。
撫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別離去,連峰郁嵯峨。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清平樂·采芳人杳

張炎〔宋代〕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李白〔唐代〕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一攀折,引領望金扉。

桃花源記

陶淵明〔魏晉〕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納蘭性德〔清代〕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陽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
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凈消塵土禮金經。

秋胡行·其一

曹操〔兩漢〕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車墮谷間。
坐盤石之上,彈五弦之琴,
作為清角韻。意中迷煩,
歌以言志。晨上散關山。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負揜被裘,似非恒人,
謂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來到此間?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歷觀。
遨游八極,枕石嗽流飲泉。
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侖山。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
夜夜安得寐,惆悵以自憐。
正而不譎,辭賦依因。
經傳所過,西來所傳。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