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美麗的山東女郎啊,窗下種植了一株世上罕見的海石榴。
即使是映照綠水的珊瑚也沒有石榴的綠葉滋潤。
海石榴散發的清香隨風飄灑,黃昏時候鳥兒紛紛回到樹上的巢穴。
我愿意變為海石榴樹上那朝向東南的枝條,低低地垂下,時時牽拂你的繡花衣裙。
唉!沒有機會與你一起共攀同折花枝,只好伸長脖子看望你閨房描金的門窗。
注釋
⑴《太平廣記》:新羅多海紅并海石榴。唐贊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帶“海”者,悉從海東來。
⑵潘岳《安石榴賦》:“似長離之棲鄧林,若珊瑚之映綠水。”
⑶《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清商隨風發。”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茜紗窗下,魯女同海榴同時出現。一個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麗迷人的少女,一個是花朵乍開,明艷照人的植物,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構成這幅東窗海石榴圖軸的最美的部分?!跋 保戎负A瘢仓隔斉?,在作者的心目中,他們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間所稀之物,是因為它有倒映著綠水的像珊瑚一樣明艷的花朵,它有任何東西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光輝,它有隨風散發的醉人的清香。同樣,這兩句也包含著贊美魯女的內容。紅花綠水,相互映襯,構成這幅畫的基本色調,也充分體現了這幅畫的色彩美。
“清香隨風發,落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茜紗窗下,魯女同海榴同時出現。一個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麗迷人的少女,一個是花朵乍開,明艷照人的植物,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構成這幅東窗海石榴圖軸的最美的部分?!跋 保戎负A?,也指魯女,在作者的心目中,他們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間所稀之物,是因為它有倒映著綠水的像珊瑚一樣明艷的花朵,它有任何東西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光輝,它有隨風散發的醉人的清香。同樣,這兩句也包含著贊美魯女的內容。紅花綠水,相互映襯,構成這幅畫的基本色調,也充分體現了這幅畫的色彩美。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前兩句贊美石榴花的色澤,這兩句突出石榴花的清香?;t香清,進一步說明了海榴的世所稀?!霸笧闁|南枝,低舉拂羅衣”。出于對海石榴的喜愛,特別是出于對魯女的愛戀。作者不惜讓自己變成東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動魯女的羅衣。可見,這愛是十分強烈的,這癡情是十分濃郁的!
可惜的是“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碑斪髡咭鳀|南枝的夢破滅后,他多想走過去同魯女一起共同攀折石榴花枝,可是“男女授受不親”的信條阻止了他,雙方既不相識,又不曾有片言只語的交談這一事實,又熄滅了他心頭的那一把癡情的火,二人僅僅是陌路相逢,作者內心的衷曲難以表露。
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作者只能伸長脖子癡癡地望著那近在咫尺卻又似乎遠在千里的金扉而惆帳,而愁思。詩的最后兩句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表達出作者的情感是強烈的、真摯的,同時又是微妙、細膩的?!?/p>,
參考資料:完善
1、 葛世奇 楊春鼎編.歷代詠花詩詞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300-301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