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冀州道中

王冕〔元代〕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涂。
叢薄聚凍禽,狐貍嘯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風裂我襦。
盱衡一吐氣,凍凌滿髭須。
程程望煙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土房桑樹根,仿佛似酒壚。
徘徊問野老,可否借我廚?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
丁寧勿洗面,洗面破皮膚。
我知老意仁,緩緩驅仆夫。
竊問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從大朝來,所習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典故無所考,禮義何所拘?
論及祖父時,痛入骨髓余。
我聞忽太息,執手空躊躕。
躊躕向蒼天,何時更得甦?
飲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刺世疾邪賦

趙壹〔兩漢〕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秦漢無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寧計生民之命?為利己而自足。

  于茲迄今,情偽萬方。佞諂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正色徒行。嫗竬名勢,撫拍豪強。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懾逐物,日富月昌。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異涉海之失柁,坐積薪而待然?榮納由于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勢族,恩澤不逮于單門。寧饑寒于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于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為詩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伊優北堂上,抗髒依門邊。

  魯生聞此辭,繫而作歌曰: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梧桐影·落日斜

呂巖〔唐代〕

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先妣事略

歸有光〔明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后妊不數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于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諱桂。外曾祖諱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橋并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資雄,敦尚簡實;與人姁姁說村中語,見子弟甥侄無不愛。

  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爐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遇僮奴有恩,雖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歸顧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與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夏晝偶作

柳宗元〔唐代〕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納蘭性德〔清代〕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放言五首·其四

白居易〔唐代〕

誰家宅第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唐代〕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英雄之言

羅隱〔唐代〕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屨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不常其性耳。視玉帛而取之者,則曰牽于寒餓;視家國而取之者,則曰救彼涂炭。牽于寒餓者,無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生其謀耳。為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也。

和友人傷歌姬

溫庭筠〔唐代〕

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更能何事銷芳念,亦有濃華委逝川。
一曲艷歌留婉轉,九原春草妒嬋娟。
王孫莫學多情客,自古多情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