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晝偶作

柳宗元〔唐代〕〔〕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永州盛夏時節,人總是像喝醉了酒那樣要打盹,推開北窗,憑倚著幾案酣然熟睡。
中午獨睡時只覺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靜,隔著竹林,惟有山童搗制新茶時敲擊茶臼的聲音。

注釋
南州:指永州。溽(rù入)暑:又濕又熱,指盛夏的氣候。《禮記·月令》:“土潤溽暑,大雨時行。”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樣要打盹。
隱幾:憑倚著幾案。《莊子·徐無鬼》:“南伯子綦隱幾而坐。”隱幾,亦作“隱機”。《秋水》:“公子牟隱機太息。”
北牖:北窗。
日午:中午。
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茶臼,指搗茶用的石臼。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盛夏暑氣催得詩人靠著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兩句寫四周空無一聲,惟見村童在竹林搗臼煎烤茶葉。全篇可謂簡而佳妙:暑熱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動;眠覺而無聲,點出夏日午后之靜謐;山童敲茶白,其聲遠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涼之意,有如“心靜自然涼”之語。

  詩的首句,直白與細描并用,交代了夏晝的氣候特點:“溽暑”,既潮濕,又悶熱,這與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狀寫出了人們的難熬溽暑之態。由于濕度大,溫度高,自然憋悶難禁,體力不支,心煩意懶,疲憊欲睡。這一句話張力頗大,敘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發。

  接下三句,寫詩人夏晝的閑逸生活。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盛夏暑氣催得詩人靠著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兩句寫四周空無一聲,惟見村童在竹林搗臼煎烤茶葉。全篇可謂簡而佳妙:暑熱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動;眠覺而無聲,點出夏日午后之靜謐;山童敲茶白,其聲遠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涼之意,有如“心靜自然涼”之語。

  詩的首句,直白與細描并用,交代了夏晝的氣候特點:“溽暑”,既潮濕,又悶熱,這與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狀寫出了人們的難熬溽暑之態。由于濕度大,溫度高,自然憋悶難禁,體力不支,心煩意懶,疲憊欲睡。這一句話張力頗大,敘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發。

  接下三句,寫詩人夏晝的閑逸生活。

  第二句緊承前脈,并與首句構成因果關系。溽暑難檔,就打開北邊的窗戶,以透進絲絲涼意;困乏不堪,俯倚幾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這里,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亦無一觴一詠之樂,但能身舒神爽,逸興遄飛,豈不快哉!三四句寫詩人中午醒來,萬籟俱寂,只聽見隔著竹林的那邊,有山村的兒童敲茶臼的聲音。靜,它作為一種存在,要有恰當的表現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聲顯靜,如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是用對立兩極的事物互為襯托,展現了一種靜中之動、動中顯靜的自然景觀。而這首詩中以有聲寫無聲,襯托出夏日中午環境的分外幽靜,從而在極端偏僻、極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點空靈生動的契機。

  詩人寫閑逸的生活,寫幽靜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壓抑中追求的一種精神寄托。懷才遭謗,處境孤立,久貶不遷,而今是良馬羈于廄內,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對悠閑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詩人的這一苦衷卻常常被一些幫閑文人畫匠所歪曲,如《江雪》這一著名五絕,后來的某些畫家竟屢屢以詩中情景為題材繪成《寒江釣雪圖》,把漁家生活描繪成閑情逸致,飄飄欲仙,這完全違背了社會現實。對此,明代的孫承宗曾作《漁家》詩為其翻案:“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真是有理有據,深中肯綮。

  藝術表現上也有可稱道處。“醉如酒”,喻南方暑熱,用詞生新穩切;“開北牖”,看似隨意,實暗含精到的詩心:惟開窗,空氣通暢,才能在暑氣逼人的環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山童敲擊聲。詩的末兩句,以有聲襯無聲,益發展顯了“無馀聲”的靜謐氣氛。這種手法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見到,如王藉之“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題張氏隱居二首》),都是用聲響來襯托一種靜的境界。這種有聲的寧靜不僅賦予大自然以生機和靈氣,更給人一種靜美、和諧的詩意。▲

,

參考資料:完善

1、 尚永亮,洪迎華編選,柳宗元集,鳳凰出版社,2007.10,第136-137頁
創作背景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九年(793)進士,曾為監察御史。唐順宗時為禮部員外郎,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改革集團。這個政治改革集團,反對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