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在宋詞的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5098
“鐵面剛棱古俠儔,肯招梅子說春愁” ??? --談賀鑄在宋詞的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 肖旭 ??? 賀鑄(1052-1125),字方回,原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生長于衛州(今河南汲縣)。自稱是唐朝賀知章的后代,所以別號慶湖遺老。他是宋太祖皇后的五世族孫,又娶宋朝宗室的女兒為妻,但這貴族的出身并沒有給他帶來政治上的飛黃騰達。因為他“喜劇談當世事,可否不略少假借,雖貴要權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辭”,又“尚酒使氣”,由此“終不得美官”,而“悒悒不得志”,最后憤而退隱蘇州,寄情山水。他的詠史懷古之作如《臺城游》詞等,言志抒憤之作如《行路難》詞等,都寫得沉郁頓挫,雄豪杰出,表明他不屑于剪紅刻翠,眼光自遠,落筆自高。他把唐詩中的邊塞題材寫到詞里來,他的《喜雨》詩曾說“少緩麥租期,庶將秋稼補。輸入太倉中,蕃肥任黃鼠”,指出農民收了麥子以后,還不夠交租,還得等秋收的糧食來補齊,但送到官府的倉庫里,只是讓黃鼠吃得很肥大。這又表明他有政治抱負,關心國計民生,“尚酒使氣”,是他不滿現實、憤世嫉俗的感情的發泄。在這方面,他的《六州歌頭》詞最為著名,詞中寫到:“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就是以奔放而悲涼的調子抒發報國無路的抑塞磊落的內心。賀鑄是宋代詞壇上從蘇軾到辛棄疾之間的過渡作家。他與蘇軾似乎沒有直接的關系,但與“蘇門四學士”中一些人的交往卻頗為密切。黃庭堅寫詩給他,特別贊賞他的《橫塘路》一詞,把他與秦觀并列。張耒為他的詞集寫序,給他的詞很高的評價,說他的詞像漢宣帝時大官僚金日碑,張安世的住宅那么富麗,象著名美人西施、王昭君的容貌那么嬌艷,又具有屈原、宋玉辭賦那樣的幽潔,蘇武、李陵詩歌那樣的悲壯。 ??? 當然,賀鑄大量的小詞,還是寫得比較華美,《宋史》稱為“深婉麗密,如次組繡”,就是說象把五彩的錦繡排列在一起一樣。這樣的詞仍然以描寫男女相思愛戀為主。從他的悼亡詞《半死桐》看,他是極深于情而又“工于寫情”的。他的《陌上郎》詞寫多情的棄婦,用“揮金陌上郎”與“化石山頭婦”對比,《卷春空》詞寫無情的蕩婦,用“自是芳心貪結子”與“借花人恨五更風”對比,以至《芳心苦》詞用“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寫荷花,等等,無不饒有韻致,而又包含著深沉的寄托。他的名作《橫塘路》詞就是以愛情上的失意“斷腸”寫政治上“悒悒不得志”的“閑愁”.黃庭堅在《寄賀方回》詩中說:“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少游,指秦觀。秦觀詞有“醉臥古藤陰下野之句。這時,秦觀己死,黃庭堅以為能寫”扛南斷腸“一類詞的只有賀鑄了,就是贊賞賀鑄結合江南暮春景色來表現令人腸斷的”閑愁“,工于寫情。這是只就《橫塘路》詞的描寫內容本身及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來說的。然而對這首詞的理解,還應結合張耒序中提到的兩個方面去看。賀鑄一些寫兒女之情的作品,不可只看它們富麗、嬌艷的表面。 ??? 《橫塘路》這首詞的上片是:”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輕盈的樣子。橫塘,在蘇州附近,賀鑄的別墅就在這里。錦瑟年華,指青春時代,李商隱《錦瑟》詩說:”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里的錦瑟華年即是用李商隱的詩意。這幾句詞的大意是自從目送美人離去之后,她的輕盈的步履就再也沒有到橫塘的路上來。女也正當青春年少之時,是同誰一起度過的呢?想來她很孤獨,從她住處外的月臺花榭到她住處內的瑣窗朱戶,除了春天能去之外,大約就沒有任何人去了。這是上片。下片再寫春天日暮,望美人來終于沒有來,只得借題寫詩詞來抒發難以排遣的愁苦。下片原文是:”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冉冉是緩慢流動的樣子。蘅皋,指生長有香草的水邊,在這里是詞人曾經會見那位美人、也是詞人現在徘徊瞻望的地方。”一川煙草“三句,是借春天的景物來比喻自己的”閑愁“. ??? 這首《橫塘路》詞抒寫無法與所鐘情的美人相聚的惆悵感傷,實際表現政治上失意的苦悶牢愁。跟屈原《離騷》中的”哀美入之遲暮“、”見有娥之佚女“同一手法,跟蘇軾《前赤壁賦》中的”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同一意趣。所以張耒說賀鑄的詞具有屈原、宋玉辭賦的”幽潔“.本來,借用美人香草抒寫政治感慨,是一種藝術聯想與譬喻手法的綜合運用,屈原作品就被稱為”諷兼比興“,詞家繼承這一傳統,以后又叫作”寄托“或”意內言外“.南宋羅大經評淪賀鑄這首《橫塘路》詞,單說結尾描寫”閑愁“的。一川煙草”三句,“興中有比,意味更長”;其實,從詞人有所寓意來看,通篇都是“興中有比”的,而且寄悲憤于清切婉麗之中,也是“意味”深長的。 ??? 賀鑄的政治思想,不見得有什么特異之處,《橫塘路》詞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奇托”方式,也談不上有什么突出的藝術創造。不過,就詞論詞,賀鑄還是工于寫情的。這首《橫塘路》詞,單看它描寫情侶的眷戀、懷想以及由此引起的“閑愁”,也還是細膩逼真、深切感人的,詞中化甩曹植《洛神賦》中的“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爾乃稅駕乎薇皋”,和江淹《休上人怨別》詩的“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不著痕跡,妥貼自然。詞一開頭,以“凌波不過橫塘路”,寫美人之不能至,自己則只有“目送”其來去的“芳塵”而又不能往,無端阻隔,情意難通。“目送”二字,包含著對于美人的不能自己的一往深情和無限盼想。按說下面就要抒發自己愛慕交織著失望的復雜內心情感,然而詞人卻從對方寫去,設身處地推想美人的寂寞孤獨,年華虛度,貽誤青春。這樣,還是扣著“目送”一句表現自己始終傾注全部感青在美人身上,以至云深日暮,仍然佇立凝想,而佇立凝想所在的“薇皋”,又是先前相會和分手之處,景物如昔,伊人巳查,傷心斷腸,悲苦不堪,這才轉入寫自己的“閑愁”,把“閑愁”寫得極有感情分量。賀鑄的確工于寫情。他常常把身世之感,結合在兒女之戀的表現中。后來,辛棄疾以兒女柔情反襯英雄失路的悲哀,所謂“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就是這樣。還有他的《摸魚兒》,《青玉案》,《祝英臺近》等詞,或蕩氣回腸、凄惋哀怨,或昵狎溫柔,魂銷意盡,都表現了愛國志士的辛棄疾之深于情,篤于愛。這與賀鑄不是沒有承接關系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賀鑄與秦觀的不同之處。 ??? 當然,賀鑄這首《橫塘路》詞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還在于它具體描寫“閑愁”的結尾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黃庭堅所謂“江南斷腸句”,就是指這幾句說的。周紫芝的《竹坡詩話》提到賀鑄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因此他被當時人戲稱為“賀梅子”.實際上,“梅子黃時雨”一句,不可和其他句子分割開來。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就說:“其末句好處全在‘試問’句呼起,及與上‘一川’二句并用耳。”可惜劉熙截沒有進一步說明三句“并用”的“好處”.不過,南宋的羅大經早巳指出了,他說:“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興”,在這里指即景抒情,寓情于景。詞人以具有地區和季節特征的煙草、風絮,梅雨,形象地描繪出扛南暮春煙雨圖,景物是迷蒙的,色調是灰暗的,恰好表現著身處其中的失意戀人佇立凝想、充滿“閑愁”的凄苦內心。在這中間,詞人又包含著比的手法的運用,不但以景描寫情的質,而且以景比喻情的態。正如劉熙載所說,? “一川煙草”三句同是由前面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句“呼起‘的,作為”閑愁“情態的具體形容。這與李煜《浪淘沙》詞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同一比喻方式。但是,賀鑄又加以發展了。他在《木蘭花》詞中說:”漫將江水比閑愁,水盡江頭愁不盡。“意思就比李煜的”哈似一江春水“翻進了一層。而且李煜只用一種比喻,賀鑄在《橫塘路》詞中則連用了三種比喻,修辭學上稱為”博喻“.這多少又與蘇軾有一點關系的。我們以前講過蘇軾善于比喻。羅大經從”興中有比“看到賀鑄這首詞”意味更長“,是很有見地的。但他只說賀鑄”以三者比愁之多“,卻不免失之浮淺。”博喻“可以從同一方面來重點突出所喻事物的單一特征,也可以從眾多方面來全面反映所喻事物的總體特征。賀鑄《橫塘路》詞的”博喻“是兼而有之的。詞人用”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來回答”閑愁都幾許“,當然全是”比愁之多“,一樣景物已經很多,三樣景物加在一起就更多了。但是,如果結合三樣景物各自的獨有形象來看,那么,”煙草“連天,是表示著”閑愁“的無處不在;”風絮“顛狂,是表示著”閑愁“的紛煩雜亂;”梅雨“綿綿,是表示著”閑愁“的難以窮盡。抽象的”閑愁“,經過這么比喻,被描寫得如此豐富、生動、形象、真切。所謂”意味更長“,恐怕主要在于詞人出色地運用了這種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巧妙的”博喻“.這首詞無論在;思想寄托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是值得重視的,當時的人以為”語意精新“,這并非溢美之辭。 ??? 在北宋末年的詞人中,賀鑄是頗為特出的。夏丞燾先生的《論詞絕句》,以為賀鑄”鐵面剛棱古俠儔,肯招梅子說春愁“,這是抓住了問題的實質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賀鑄放在北宋詞人的”最次“的地位,那完全是出于一種偏見。正是由于偏見,”大晟詞人“周邦彥在王國維眼里,就成了詞中的杜甫。王國維對賀鑄和周邦彥的評價是非常不恰當的。 ??? 賀鑄和秦觀在宋詞的發展上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賀鑄可以看作從蘇軾到辛棄疾的過渡作家,而秦觀上承柳永,下啟周邦彥,婉約派詞在周邦彥等一批詞人手中,隨著北宋王朝的行將覆滅而內容越發單薄、無聊,在藝術技巧上也越發講求煉字琢句了。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