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方式讀《西游》--讀《大話西游》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6095
換種方式讀《西游》--讀《大話西游》 厚艷芬 《大話西游》韓田鹿著商務印書館出版 捧讀韓田鹿先生的《大話西游》(據其《百家講壇》同名講座加工而成),不禁被他親切活潑、詼諧機智的語言所吸引,然而更令人驚奇并欽佩的,是作者那堪稱“鮮活獨特”的解讀方式。 但凡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四大名著”的。然而,《三國演義》的殺伐征戰、風詭云譎,《水滸傳》的江湖血腥、快意恩仇,《紅樓夢》的纏綿悱惻、博大精深,恐怕非具備比較成熟心智的讀者才能理解和欣賞。但《西游記》不同,它被譽為“成人的童話”,小說里展現的那個光怪陸離、奇誕變幻的世界,好奇的孩子自不消說,即便大人也樂意徜徉其中,誠所謂:“不可一日無此書。”(明袁于令語) 然而,這樣一部婦孺皆知的名著,其題旨卻頗費人評說。古往今來,佛教徒說它是一部教人成佛的書,道教徒說它是一部教人修道的書,儒學家又說它是一部教人成圣賢的書,此外還有“農民起義說”、“為市井細民寫心說”、“童心說”、“官場說”、“游戲說”等等,五花八門,各呈精彩。難怪清人張潮認為“《西游記》是一部悟書”了。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大話西游》到底“悟”出了什么。 僅以孫悟空為例。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孫悟空,遠涉重洋,尋訪到一位世外高師,學會了諸如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高超本領后,回到花果山自稱“美猴王”,逍遙自在。豈料他擅改閻羅的生死簿,擾亂了生死輪回的秩序,而驚動了天庭,玉帝不得已封了他個“弼馬溫”的小官。此時的玉帝也許意識到悟空是個人材,但尚未弄清他是個大大的人材。大材是需要大用的,如果大材小用,還不如不用。當孫悟空得知弼馬溫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官,自己被玉帝愚弄了時,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干了,回老家重操舊業,自號“齊天大圣”,以與天庭抗禮。你看他對自己的期許何其高!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何其迫切!今天我們身邊,并不乏這樣的桀驁自詡之人。玉帝聽從主和派代表太白金星的建議,請回孫悟空,這次,猴子如愿以償地當上了“齊天大圣”.然而,一個偶然的契機,他知道又被貌似無能的玉帝欺騙了。他怒不可遏,監守自盜,將準備宴請各路神仙的蟠桃偷吃得一干二凈,又把太上老君費盡心力煉就的五葫蘆金丹像吃炒豆似地消滅得一個不剩,終于惹來了彌天大禍。面對十萬天兵布下的十八架天羅地網,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居然戰無不勝,最后和同樣自負狂傲的二郎神交手,竟也難分勝負。若非可惡的太上老君和該死的哮天犬搗亂,還不知道這場惡戰持續到何時。 可是,吃了蟠桃和金丹的孫悟空簡直就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無論刀砍斧剁,還是雷劈火燒,居然都不能傷及他一根毫毛。就在孫悟空的野心膨脹到無法再膨脹的時候,一個深不可測、高不可量的對手出現了。最后的結果地球人都知道;猴子被如來佛輕輕一掌,就壓在了五行山下達五百年之久。孫悟空一直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豈不知他與佛祖之間的距離不啻天地霄壤,他終于為自己的狂妄無知付出了沉重的無法挽回的代價。 韓田鹿先生坦承,他的《大話西游》通過講述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歷盡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艱苦經歷,表達了“人生須有附麗,事業才有價值,生命才有意義”的觀念,詮釋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活的《西游記》”.的確,《大話西游》突破傳統的設身處地為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討情理”的思路,而側重揭示作品的“神理”所在,即解讀出在至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陸離的表象下所折射出來的哲理意蘊,在虛幻怪誕的形式下所寄寓的人生真諦。比如孫悟空身上體現出來的對絕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迫切追求;唐僧身上體現出來的信仰與責任的力量,為了實現宏偉目標而必須的動心忍性與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實現后心靈有所安放的完滿與寧靜;再比如唐僧四眾西行途中所體現出來的團隊合作精神。由此點出發,有人認為《大話西游》是一本勵志的書。 其實,如果我們把眼光再放開,換個角度看,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書,不是正好可被年長者拿來作為指導年輕人成材的教育書嗎?更何況,作者為普及知識,針對《西游記》中涉及的諸如古人的世界地理概念,神仙的飲食和容貌,為什么取經路上的男妖精總想吃唐僧肉,而女妖精卻更熱衷于和唐僧成親等等許多有趣而重要的話題,作了深入淺出又言之有據的回答。所以說閱讀該書,不僅對《西游記》一書的認識更深刻了,對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人的了解更全面了,而且我們還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許多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識。 歷來的科學研究都以經院派為主。經院派的特點是把《西游記》作為文學文本進行研究,挖掘其文學內涵及其價值。這一研究群體有著比較深厚的專業背景,受過嚴格而系統的訓練,所以扎實嚴謹,其優點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比較“靠譜”.但缺點也是明顯的,有的人“為研究而研究”;而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卻日益“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立足點也就日益離開了普通人的閱讀立場,離開了鮮活的閱讀體驗,終至越來越失去了生命力。 民間派則恰恰相反。和經院派相比,這些民間的文學愛好者,背景不夠深厚,但優點也隨之而來,就是沒有成見,忠實體驗,真誠自由,充滿活力;缺點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不“靠譜”. 身為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的韓田鹿先生,兼取經院派與民間派二者之長,對前者去甚去奢,不糾纏于純學術的細節,而吸收其有助于《西游記》解讀的有關成果;對后者則去蕪取菁,汲取其有活力的部分,特別是其將小說視作人生之書、社會之書的真誠,對《西游記》進行獨特深刻又富有生命力的解讀。正是:《大話西游》,豈只“勵志”二字所能概括? 韓先生書中曾說,自《西游記》問世以來,許多人便如漢儒解經一般,殫精竭慮地挖掘其中的所謂“微言大義”,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似乎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而同樣令人驚奇的是,面對韓田鹿的《大話西游》,我們同樣是“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原載:《文匯讀書周報》2012年03月16日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