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著太始,禮居成物——論禮儀制度的起源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5444
樂著太始,禮居成物——論禮儀制度的起源
??? 劉宗迪
???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禮”字的字源學考察和對原始舞蹈的社會化功能的分析,說明:原始舞蹈是人類最早的社會化途徑,最早的人類社會共同體是在原始舞蹈中形成的。在貴族集團的宗法制度下,原始舞蹈演變為教化人倫、分別等級的禮儀制度,而在民間,則演變為會飲狂歡、合同人群的節日慶典。原始舞蹈所藉以將不同個體凝聚為社會共同體的是洋溢于其中的普遍同情感,這就是孔子所謂的“仁”,孔子正是從民間慶典中領會到“仁”的真諦。
??? 關鍵詞:禮儀制度;原始舞蹈;社會化;“仁”;民間節慶。
??? 禮儀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它是儒家禮學思想得以建立的現實基礎。因此,要正確理解儒家禮學思想乃至其整個思想體系,必須首先透徹理解禮儀制度的精神旨趣,為此,就必須徹底揭示這一文化現象的發生淵源。本文就此問題略述己見,試圖說明:禮儀制度這一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有著重大的社會作用和豐富的精神意義的文化現象,究其根本,乃是源于人類最原始的社會交往方式──原始舞蹈。
??? 一
??? 我們可以藉對“禮”字的字源學分析,揭示禮儀制度的文化淵源。
??? 《說文》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又云:“,行禮之器。從豆,象形。”卜辭禮字作、等形,王國維因許慎“行禮之器”說,謂此字“象二玉在器之形”,并說“古者行禮以玉,故《說文》曰:‘豐,行禮之器,’其說古矣。”[1]認為此字象征置雙玉于豆中以祭神。王氏此說,廣為學界所征引,已成定論,實則大謬不然。
??? 首先,此說不合古禮。禮儀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宗教和精神生活之大事,莊嚴而神圣,馬虎不得,因此對行禮之器有嚴格的規定,器有專用,不可濫施。《周禮·春官·典瑞》云:“王晉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鄭玄注:“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木為中干,用韋衣而畫之。”繅,即以韋(熟皮)包裹木板做成的墊子,供天子在朝日(祭日)時置玉于其上,這說明朝日置玉之器,不用豆,而用玉。又,《周禮·秋官·大行人》記君臣朝見之禮,“上公之禮,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云云,鄭玄注義同上,亦謂繅以置玉。祭祀行禮,置玉以繅,《禮記》、《儀禮》及鄭注亦數言之,此不備引,要之,足見古人行禮置玉以繅,已為定規,而遍檢“三禮”,卻不見以豆置玉之說,則王氏以禮字象二玉在豆之形,甚悖古禮:豆為盛食之器,安可盛玉?
??? 其次,王氏此說對禮字初文的把握也是“以偏概全”。卜辭禮字,除作形之外,尚有、諸形,金文則更有作 者[2],諸形上半部分與所謂“二玉之形”相去甚遠,下半部分亦不恒作豆形。王氏固可謂“卜辭字(按:即所謂二玉)作、、之體”,以將一些相近字形牽合于“二玉在器”之說,然而,對于上引諸異體字,又當作何解釋?若必謂此諸形為二玉之形的訛變,則無異于削足適履矣。
??? 實際上,禮字初文的字形并不費解,將之與“鼓”字初文對比觀,即一目了然。鼓字卜辭作,象征以手執槌擊鼓之形,其左邊的形即象征鼓,與禮字初文頗似,區別僅在于后者上部多出所謂“二玉”之形,而這無非是鼓上的裝飾物而已。
??? 古人視鼓為神器,今之“后進”民族依然,故對之極進美化之能事。《詩·周頌·有瞽》云:“設業設,崇牙樹羽,應田懸鼓,磬圉。”謂在支架(業和)上,裝上崇牙,插上羽毛,掛上鼓磬等樂器。《說文》云:“ ,鐘鼓之也。”《禮記·檀弓上》鄭玄注云:“植曰。”則為懸掛鐘鼓等樂器的立柱,據此,則禮字初文的字形應刃可解矣。此字中間部分作者,即鼓,下部作者,即的底座,上面作者,即“卷然可以懸”(《詩·有瞽·毛傳》)的“崇牙”,作者,即“樹羽”,上所插的羽毛裝飾物,(上引諸字形中,其飾羽婆娑之狀皎然可見),而與“二玉”無涉。總之,禮字初文形象地再現了古代樂器配置和構造之一斑,即懸于立柱并飾以羽毛的鼓的形象。實際上,飾鼓以羽,漢代畫像石中多有寫照,說明此風漢時猶盛。至于古人何以多以羽毛而不以玉或別的什么東西裝飾樂器,這不過是因為,對茹毛吮血的狩獵先民來說,最美麗且又隨手可得的裝飾,非璀燦的羽毛莫屬。人們不僅用羽毛裝點樂器,更用來打扮自身,美字初文即象征頭戴羽毛跳舞的人[3],由此可見,羽毛在先民審美意識中的重要地位。
??? 上述由字形分析得出的結論,復可由對此字的語用學考察得以確證。周代《虢旅鐘銘》云:“皇考嚴在上,翼在下,溥溥,降旅多福。”郭沫若釋“溥溥”為“蓬蓬勃勃”[4],于上下文固然文從字順,然于其本義則有所未曉也。,金文作,正象以手執槌擊器之形,此器與禮字初文同形,其器可擊,則非豆,豆非樂器,安可擊?此必鼓也。實際上,此字之形,與鼓字之形大同小異。此外,溥字從,后者象以手執槌(寸)擊鐘(甫)之狀,甫,象征,《周禮·春官·敘》“師”,鄭玄注:“ ,如鐘而大。”要之,“溥溥”,本義當指鐘鼓齊奏、樂聲浩蕩之意。
??? 綜上所述,足證禮字初文象征鼓這種樂器[5]。
?1/6 ???1?2?3?4?5?6?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