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詞鑒賞:南歌子(人物羲皇上)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5151
張孝祥詞鑒賞:南歌子(人物羲皇上) ??? 張雙柱 ??? 南歌子??? 張孝祥 ??? 人物羲皇上,詩名沈謝間。漫郎元自謾為官,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 ??? 小隱真成趣,鄰翁獨往還。野堂梅柳尚春寒,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 ??? 乾道三年(1167)五月,詞人罷靜江(桂林古稱)一年后起知潭州(長沙古稱),交游唱酬甚多,這首詞是次年春作者在長沙任上賀吳伯承生日所作。詞題一作“上吳提宮壽”,各版本詞句亦有數處小異。吳伯承,名銓,浦城人,現無更多資料可查。詞人與吳伯承贈答唱和作品還有《鵲橋仙?戲贈吳伯承侍兒》、《吳伯承生孫分韻得啼定字》、《從吳伯承乞茶》、《和伯承送茶韻》等。 ??? 作為贈詞,上片稱頌對象。開頭二句乃賀辭,巧借典故,戲作聯對。“人物”,指才能杰出或聲望卓著、有地位的人。“詩名”,指善于作詩的名聲。“羲皇”,傳說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沈謝”,指南朝詩人沈約、謝朓。“漫郎”,原指唐朝元結,這里借指吳伯承。唐顏真卿《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使元君表墓碑銘》序:“將家瀼濱,乃自稱浪士,著《浪說》七篇。及為郎,時人以浪者亦漫為官乎,遂見呼為‘漫郎'.”宋朱熹《壽母生朝》詩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漫郎。”宋黃庭堅《雕陂》詩亦云:“窮山為吏如漫郎,安能為人作嚆矢。”今郁達夫《窮鄉獨立日暮蒼茫顧影自傷漫然得句》:“只愁物換星移后,反被旁人喚漫郎。”“元自謾為官”,一作“元是漫為官”,現從《全宋詞》。起句稱吳伯承聲望在羲皇之上、詩名在沈謝之間,未免言過其實。但隨之筆鋒一轉,指出似此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檢束的文人,原本就不該當官,當醉情于山水之間也,故有“醉眼瞢騰只擬看湘山”一句作為上片小結。如此調侃酬唱,足見詞人與吳伯承情誼非同一般。 ??? 張孝祥許多作品雖多為贈答、題詠和紀行之作,但都能于寫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所以,詞人在該詞下片也轉為情意抒發,借機將內心深深感慨呼召出來。 ??? “小隱”,謂隱居山林。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宋陸游《寓嘆》詩:“小隱終非隱,休官尚是官。”“真”,一作“今”,此據宛敏灝先生《張孝祥詞箋校》本。“往還”,指交游、交往。“小隱”二句作為轉頭,實寫,出于理性的思考。其后“野堂”二句則通過景起如鏡頭推移,再次呼應上片結語,定格于淋漓盡致之情結。“野堂”,村居之堂屋。作者在《鵲橋仙?戲贈吳伯承侍兒》詞中也寫道:“野堂從此不蕭疏,問何日、尊前喚客。”“梅柳尚春寒”則交代季節,寓指當時形勢。“且趁華燈頻泛酒船寬”作為結句,匠心獨運,既寫景,亦寫情,將四處華燈爭相開放之夜色同眾人泛舟放懷豪飲之雅興巧妙串寫一起。“泛”,泛舟,假借為泛,廣泛;實指為放,開放。“酒船”,供客人飲酒游樂的船,夸張地形容為大酒杯。宋王讜《唐語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門族官品自言。‘”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詞:“痛飲何言,犀筯敲殘玉酒船。”“寬”,寬飲,豪飲,勸酒之詞。這里在上片一番借典調侃之后,進一步坦誠指出,如此局勢,只有不當官才是真正的隱士,才是大境界。盡管無奈,并非無由。這也道出詞人自己的最終選擇:“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悠然若此,今不妨趁這大好時光好好痛飲一番。讀來凄然、悵然,且超然、諭然。
標簽:
猜你喜歡
有魅力的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成年人的堅守,應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這三種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有關。一個有涵養的人,往往談吐干凈,

懂規矩,守規矩,才能贏得人生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

早起三不要,飯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一個人如有好的生活習慣,便有好的生活質量。傳統中醫養生主張,養生要“因天之序”,把握節律。一天當中,早起,飯后,睡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