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抄引話本、戲曲考探
作者: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5919
《金瓶梅》抄引話本、戲曲考探
??? 周鈞韜
??? 《金瓶梅》不僅抄引了《水滸傳》中的大量文字,而且還抄引了話本小說、戲曲中的大量文字。如果說《水滸傳》是《金瓶梅》創作素材的重要來源的話,話本、戲曲則是《金瓶梅》創作素材來源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對此,美國學者韓南教授已作過認真的考證和研究韓南:《〈金瓶梅〉的素材來源》。筆者所據為包振南同志的手譯稿鑒于韓先生的考證較為簡略,筆者有意在吸收其成果的基礎上作進一步探索,并以此就《金瓶梅》的成書問題發表些淺見。
??? 一、 《刎頸鴛鴦會》
??? 《金瓶梅》抄引了話本《刎頸鴛鴦會》中的某些文字。現存的此話本收錄在《清平山堂話本》卷三之中筆者所用的本子為譚正璧先生的校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清平山堂話本》為明洪楩編,書中多宋元舊作,至晚亦作于明嘉靖之前,故可能為《金瓶梅》作者所抄用。《刎頸鴛鴦會》入話部分,敘臨淮武公業愛妾步非煙與比鄰之子勾引成奸,事敗而自殺身亡。正話敘淫婦蔣淑珍前后與三個男子私通。前二人因淫縱而身亡。后一男子與其成奸時雙雙被其夫所殺。話本宣揚了“娥眉本是嬋娟刃,殺盡風流世上人”的思想。于此,《金瓶梅》作了極為重要的借用,其文字如次:
??? 《刎頸鴛鴦會》入話部分:
??? 丈夫只手把吳鉤,欲斬萬人頭;如何鐵石打成心性,卻為花柔?君看項籍并劉季,一以使人愁;只因撞著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 右詩、詞各一首,單說著“情”“色”二字。此二字乃一體一用也。故色絢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視。雖亙古迄今,仁人君子,弗能忘之。晉人有云:“情之所鐘,正在我輩。”慧遠曰:“順覺如磁石遇針,不覺合為一處。無情之物尚爾,何況我終日在情里做活計耶?”如今則管說這“情”“色”二字則甚?
??? 《金瓶梅》開卷第一回抄引了這段文字,只是在行文上作了些細微的更動。這段文字在《金瓶梅》全書中的地位,亦相當于話本的入話?!督鹌棵贰烦@段文字后寫道:“言丈夫心腸如鐵石,氣概貫虹蜺,不免屈志于女人”,與話本所宣揚的女人禍國敗家的思想相一致。區別在于它比之話本又增寫了一長段項羽如何寵幸虞姬,劉邦如何寵幸戚夫人而誤國的說教。然后又如話本那樣,以“說話的,如今只愛說這情色二字做甚”一句話,而轉入了一部大書的正文--武松、潘金蓮、西門慶的故事。
??? “丈夫只手把吳鉤”一詞,是宋代詩人卓田的作品?!敦仡i鴛鴦會》抄錄其詞,《金瓶梅》又再加轉錄,并就此詞寫了不少解釋、闡發性的文字,十分突出地渲染了女人禍國敗家的思想。這一方面說明《金瓶梅》宣揚這種思想非為其獨創,另一方面又說明這是《金瓶梅》作者創作《金瓶梅》的一個思想傾向?!督鹌棵贰穼懙溃?
??? 如今這一本書,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個風情故事來。一個好色的婦女,因與了破落戶相通,日日追歡,朝朝迷戀,后不免尸橫刀下,命染黃泉,……貪他的斷送了堂堂六尺之軀,愛他的丟了潑天哄產業,……
??? 這可以說是《金瓶梅》全書的一段綱領性文字。其后的故事發展亦正是如此:“日日追歡,朝朝迷戀”的潘金蓮,“不免尸橫刀下,命染黃泉”,“貪他的”西門慶等人,“斷送了六尺之軀”,“丟了潑天哄產業”.于此可見《金瓶梅》的指導思想、情節內容,確實與《刎頸鴛鴦會》有共通之處。這是《金瓶梅》之所以能借用《刎頸鴛鴦會》文字的重要原因。
??? 但《金瓶梅》與《刎頸鴛鴦會》是不是“如同一轍”呢?韓南先生是這樣看的。他認為,《金瓶梅》作者“把這部小說說成是‘一則風情故事'.書中的這句話毫不含糊地表明了作者是如何看待這部作品的?!表n南:《〈金瓶梅〉的素材來源》。以下引此文者不另加注。這就是說,《金瓶梅》所寫的就是“一則風情故事”.筆者認為從表面上看,貫穿于《金瓶梅》全書的確實是潘金蓮、西門慶等人的“風情故事”,其淫亂者的結局與《刎頸鴛鴦會》十分相似。但實質上,《金瓶梅》通過這則“風情故事”,以大量的篇幅寫到了朝廷的昏庸,上下官場與整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社會的黑暗與民不聊生。正如鄭振鐸先生所說:《金瓶梅》寫的是“一個真實的中國的社會”,“赤裸裸的毫無忌憚的表現著中國社會的病態,表現著’世紀末‘的最荒唐的一個墮落的社會的景象”《談〈金瓶梅詞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這是《金瓶梅》的真正價值所在,它如何能以“一則風情故事”而概稱之呢!《金瓶梅》表面上寫的是“一則風情故事”,實質上是一部全面暴露和批判封建黑暗統治的謗書,這是筆者的看法。那么《金瓶梅》作者為什么要自稱是“一則風情故事”呢?這恐怕是張竹坡等人所指出的“保護色”,“狡黠文字”,“史公筆法”吧。這不能不說是《金瓶梅》作者的高明之處、深刻之處,是《刎頸鴛鴦會》等“風情故事”所無法比肩的。在這個問題上,恐怕《紅樓夢》亦深受其影響。
??? 二、 《戒指兒記》
??? 話本《戒指兒記》收錄在《清平山堂話本》“雨窗集”中?,F存者僅為殘篇。話本敘丞相陳太常之女陳玉蘭與對衙才郎阮華阮三郎私會,贈以戒指兒。后因無由再見,追憶不已,阮三成疾。友人張遠出計請小庵尼姑王守長設法讓小姐與阮三在庵中會面。尼姑見財起意,收了兩錠銀子的賄禮,遂設計請丞相夫人和小姐到庵中拈香,并事先將阮三藏于庵中。小姐已知此事,拈香畢便佯裝瞑目作睡,遂入尼姑房中與阮三茍合。阮三乃久病之人,久思色欲,一時相逢,情興酷濃,脫陽而死在女子身上。阮三之父阮員外要與陳太常理涉,與兒索命。話本《戒指兒記》殘篇,情節到此中斷。下文是否寫到告官,故事如何收結,現已不得而知?!督鹌棵贰纷髡邇纱沃貜蛯⑦@故事抄入書中。第一次抄在第三十四回中,是作為西門慶在理刑時遇到的一個案件,講給李瓶兒聽的。第二次則抄在第五十一回之中。薛姑子等女尼常常出入西門家中,并受到吳月娘的禮遇。西門慶極為不滿,以此事揭薛姑子的丑行?!督鹌棵贰吩诮栌谩督渲竷河洝窌r將原作中的尼姑改成為薛姑子。原作的思想傾向在于:“勸了后來人:男大須婚,女大須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咤”,《金瓶梅》借抄時突出了:“那薛姑子不合假以作佛事,窩藏男女通奸,因而致死人命,況又受贓”.可見,《金瓶梅》在借抄時已改變了原作的宗旨,使其成為貶斥僧尼,宣傳作者的“毀神謗佛”思想傾向的一個故事?!督鹌棵贰愤€在原作基礎上添加了以下情節:阮三死后,其父母“怎肯干罷,一狀告到衙門里,把薛姑子、陳家母子都拿了”.在審理案件時,提刑夏龍溪,“知陳家有錢,就要問在那女子身上”,西門慶則認為罪在薛姑子,故“褪衣打二十板,責令還俗”.顯然,《金瓶梅》已將原作的“男女私通”故事,改成了一樁“人命官司”由于目前我們所見的話本系殘篇,故《金瓶梅》抄引時所添加的情節是否系原話本所有,待考可見,《金瓶梅》借抄《戒指兒記》時,其人物、創作思想、故事情節都已作了為我所用的加工改造。
?1/6 ???1?2?3?4?5?6?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