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五代〕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般 一作:一番)

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鄭愔〔唐代〕

御蹕下都門,軍麾出塞垣。
長楊跨武騎,細柳接戎軒。
睿曲風云動,邊威鼓吹喧。
坐帷將閫外,俱是報明恩。

人南渡·蘭芷滿汀洲

賀鑄〔宋代〕

蘭芷滿汀洲,游絲橫路。羅襪塵生步,迎顧。整鬟顰黛,脈脈兩情難語。細風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舊游,山無重數(shù)。花底深朱戶,何處?半黃梅子,向晚一簾疏雨。斷魂分付與,春將去。

胡騰兒

李端〔唐代〕

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
桐布輕衫前后卷,葡萄長帶一邊垂。
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
安西舊牧收淚看,洛下詞人抄曲與。
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
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
環(huán)行急蹴皆應節(jié),反手叉腰如卻月。
絲桐忽奏一曲終,嗚嗚畫角城頭發(fā)。
胡騰兒,胡騰兒,家鄉(xiāng)路斷知不知?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李清照〔宋代〕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捕蛇者說

柳宗元〔唐代〕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饑渴而頓踣 一作:餓渴)

雁兒落帶得勝令·飲中閑詠

康海〔明代〕

數(shù)年前也放狂,這幾日全無況。閑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zhèn)€是不精不細丑行藏,怪不得沒頭沒腦受災殃。從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間事事忘。剛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與康。

南中詠雁詩

韋承慶〔唐代〕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羌村三首

杜甫〔唐代〕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

納蘭性德〔清代〕

新寒中酒敲窗雨,殘香細裊秋情緒。才道莫傷神,青衫濕一痕。
無聊成獨臥,彈指韶光過。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