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東原·西皋亭適興

薛昂夫〔元代〕〔〕

興為催租敗,歡因送酒來。酒酣時詩興依然在。黃花又開,朱顏未衰,正好忘懷。管甚有監州,不可無螃蟹。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興致常常被催租事破壞,快活也常為送酒人帶來。醉醺醺時,詩興依然存在。菊花又盛開,人也未衰老,就應該把世事忘懷。管他有什么監州來礙手礙腳,只要有螃蟹朵頤,便是我平生一快。

注釋
雙調:宮調名,十二宮調之一。慶東原:雙調曲牌,又名“慶東園”“鄆城春”。全曲八句六韻。西皋亭:在西皋山西部。西皋山又稱皋亭山,在浙江杭州東北,作者曾隱居于其西麓。適興:即隨性、適情的意思。
興:興致。敗:敗壞。
“歡因”句:用白衣送酒典故。
黃花:菊花。
朱顏未衰:是說酒醉時臉上泛著紅光,顯得年輕。
“管甚”二句:宋代各州置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曲起首二句,將古代兩則有關重陽節的著名典故巧妙地做了對比,以工整的對仗和緊密相連的內容引出下文的敘述和議論。其一見載于惠洪《冷齋夜話》:北宋潘大臨善作詩,然家甚貧。其友臨川人謝逸曾寫信問:“近新作詩否?”大臨答云:“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氣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遂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來,遂敗意。只此一句奉寄。”這就是著名的“一句詩”的故事。其二出自蕭統《陶淵明傳》:“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作者未必生活中真有如潘大臨那樣“催租人至”的掃興遭遇,這里的“興為催租敗”,只不過是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俗務的典型性反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曲起首二句,將古代兩則有關重陽節的著名典故巧妙地做了對比,以工整的對仗和緊密相連的內容引出下文的敘述和議論。其一見載于惠洪《冷齋夜話》:北宋潘大臨善作詩,然家甚貧。其友臨川人謝逸曾寫信問:“近新作詩否?”大臨答云:“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氣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遂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來,遂敗意。只此一句奉寄。”這就是著名的“一句詩”的故事。其二出自蕭統《陶淵明傳》:“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作者未必生活中真有如潘大臨那樣“催租人至”的掃興遭遇,這里的“興為催租敗”,只不過是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俗務的典型性反映。本言“適興”而先言興“敗”,目的是突出“歡因送酒來”。后一句因為有了前一句的鋪墊,更加淋漓盡致地反襯出作者好酒酣酒快意欣喜的情態。這就是創作中的欲揚先抑手法。所以第三句順勢點出“酒酣時詩興依然在”。盡管不如意事如催租般拂人情興,但只要有酒大醉,借助其神奇的功力,結果“詩興依然在”。這便將作者桀驁放曠的豪情和盤托出。

  如果說首二句敗興和盡興的對比突出了人世間雅與俗的尖銳對立,那么中間“黃花又開”和“朱顏未衰”二句則在紅黃對比之中,盡顯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菊花之盛開上承陶淵明九月九“滿手把菊”之典。紅顏未衰,則是作者表明自己是個充滿生活熱情的人,而不是個萬念俱灰、毫無易趣的行尸走肉。如此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如何好的人生階段,“正好忘懷”。作者的酒興、詩興,都是摒除人世干擾,“忘懷”的結果。忘懷的根據,一是“黃花又開”,二是“朱顏未衰”。前者代表了“西皋亭適興”的佳令和美景,后者則是作者壯志未消,意欲有所作為的內心世界的發露。

  小令至此,“適興”的題目已經繳足,妙在結尾又添上了兩句奇縱的豪語:“管甚有監州,不可無螃蟹。”這里又是用典。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往時有錢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嘗求補外郡,人問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無通判處則可矣。’”這則典故頗為疏狂放逸的文人所稱道,如蘇軾就有“欲向君王乞符竹,但憂無蟹有監州”的詩句。作者將錢昆有螃蟹、無監州的條件略作改動,“管甚有監州”,說明就是有監州在旁也沒有什么了不得,顯示了蔑視官場桎梏的氣概。而“螃蟹”也是重陽節令之物,馬致遠《夜行船·秋思》套數中“帶霜分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就是一證。《世說新語》載東晉的狂士畢卓,曾有“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的豪言。此曲中的“不可無螃蟹”,正是“歡因送酒來”的重申和補充。末尾的這兩句,同畢卓的豪言快語在精神氣質上是毫無二致的。

  曲子表現出作者頗為疏狂放逸的文人性格和蔑視官場桎梏的氣概。全曲活用典故,一氣呵成,毫無滯澀生硬之感。其橫放豪縱,深得散曲曲體的意理。▲

,

參考資料:完善

1、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213 2、 李雁 吳冰沁.元散曲經典品讀.北京:藍天出版社,2015:108-109
創作背景
此曲起首二句,將古代兩則有關重陽節的著名典故巧妙地做了對比,以工整的對仗和緊密相連的內容引出下文的敘述和議論。其一見載于惠洪《冷齋夜話》:北宋潘大臨善作詩,然家甚貧。其友臨川人謝逸曾寫信問:“近新作詩否?”大臨答云:“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氣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遂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來,遂敗意。只此一句奉寄。”這就是著名的“一句詩”的故事。其二出自蕭統《陶淵明傳》:“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歸。”作者未必生活中真有如潘大臨那樣“催租人至”的掃興遭遇,這里的“興為催租敗”,只不過是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俗務的典型性反映。本言“適興”而先言興“敗”,目的是突出“歡因送酒來”。后一句因為有了前一句的鋪墊,更加淋漓盡致地反襯出作者好酒酣酒快意欣喜的情態。這就是創作中的欲揚先抑手法。所以第三句順勢點出“酒酣時詩興依然在”。盡管不如意事如催租般拂人情興,但只要有酒大醉,借助其神奇的功力,結果“詩興依然在”。這便將作者桀驁放曠的豪情和盤托出。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風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

小梁州·秋

貫云石〔元代〕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

沁園春·再次韻

周權〔元代〕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