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解
這首詞是虞集1332年寄贈給退居吳下的奎章閣鑒書博士柯九思的,柯九思非常喜歡,“書《風入松》于羅帕作軸”,而且這首詞因“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而此曲遂遍滿海內矣”。詞的確是寫得非常美。詞分上下闋,上闋寫當日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詞中“幾回晚直金鑾殿”句可以見出柯九思與元文宗因品題書畫而留連光景、不知更漏的情景,而“書詔許傳宮燭”也讓人明白元文宗對柯九思額外的關心,特意讓侍從掌燭送柯九思回去;下闋寫柯九思離開奎章閣學士院后的情形,依舊是春天,御溝的冰漸漸化去,燕子已呢喃迎春,只可惜因為柯九思不在,令人感覺不到春天的暖意。而柯九思所歸去的江南,因為柯九思的到來,花飛雨飄,春意盎
展開閱讀全文 ∨,解
這首詞是虞集1332年寄贈給退居吳下的奎章閣鑒書博士柯九思的,柯九思非常喜歡,“書《風入松》于羅帕作軸”,而且這首詞因“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而此曲遂遍滿海內矣”。詞的確是寫得非常美。詞分上下闋,上闋寫當日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詞中“幾回晚直金鑾殿”句可以見出柯九思與元文宗因品題書畫而留連光景、不知更漏的情景,而“書詔許傳宮燭”也讓人明白元文宗對柯九思額外的關心,特意讓侍從掌燭送柯九思回去;下闋寫柯九思離開奎章閣學士院后的情形,依舊是春天,御溝的冰漸漸化去,燕子已呢喃迎春,只可惜因為柯九思不在,令人感覺不到春天的暖意。而柯九思所歸去的江南,因為柯九思的到來,花飛雨飄,春意盎然。上下闋都以春天為背景,畫面顏色調得勻稱、明艷,意境柔和嫵媚、動靜相宜,仿佛要讓讀者跌入甜糯的燕子呢喃聲中,迷醉在花飛爛漫的東風里。尤其是最后一句“杏花春雨江南”,全是明艷的名詞,組合在一起,有聲有色,儼然一幅濕漉漉的江南水墨圖畫,明明軟媚入骨,卻坦易明亮,可以長長久久地令人心動。▲,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詞分上下闋,上闋寫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形容自己的年老、寂寞。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開頭兩句從家里生活寫起,似乎開得太遠,與懷人沒有什么關系,實際上卻暗蘊懷念遠方朋友的意思。作者不說自己年邁,盼望與老友相聚。而說自己沒心思與姬妾周旋,姬妾清閑自在。以側寫正,委婉曲致。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接下去敘述自已在金鑾殿當值的情景。金殿是皇帝的寶殿,學士怎么能在那里值班歇宿呢?原來學士執掌內廷書詔,為讓皇帝傳呼方便,學士院便設在金鑾殿側。金殿當值是作者寫自已的生活,也是寫柯敬仲當年的工作。
“書詔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