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大江東去

薛昂夫〔元代〕〔〕

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鬢影瓜田暮。心待足時名便足。高,高處苦;低,低處苦。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水滔滔東流入海,車輪滾滾西往長安,我為了博取和保持功名走遍了天南海北。厭惡了車馬舟船的旅途勞頓,喜歡悠閑自在地撫琴讀書,我早已兩鬢斑白像種瓜的召平到了暮年。心里知足了,功名也就滿足了。深居高位,有高的苦處;身居低位,有低的苦處。

注釋
山坡羊:曲牌名。北曲中呂宮、南曲商調,都有同名曲牌。
長安:今西安。
厭舟車:厭倦了舟車之苦,有了退隱之想。
喜琴書:喜歡退隱彈琴讀書。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云“樂琴書以消憂”。
星星鬢影:兩鬢斑白如星。
待:將要。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首三句寫出作者早年為功名利祿奔波于大江南北的辛酸和痛苦。“大江東去”襲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占》,但卻沒有蘇詞的豪放。它與次句“長安兩去”形成對仗,作者在小令《塞鴻秋》所寫的“功名萬里忙如雁,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自如練”,也是此意。只不過一氣呵成,連用四個長句構成“連璧對”。更為酣暢淋漓罷了。

  中間三句作者用陶淵明及召平典來寫隱居生活。“厭舟車,喜琴書”。喜琴書即陶淵明在《歸來去兮辭》中所寫的那種文人雅士的詩意生活。一厭一喜,對比鮮明,文氣跌宕有致。時人劉將孫稱贊薛昂夫:“以公侯胄子人門家地如此,顧蕭然如書生,厲志于詩,其志意過流俗遠矣。”(《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首三句寫出作者早年為功名利祿奔波于大江南北的辛酸和痛苦。“大江東去”襲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占》,但卻沒有蘇詞的豪放。它與次句“長安兩去”形成對仗,作者在小令《塞鴻秋》所寫的“功名萬里忙如雁,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自如練”,也是此意。只不過一氣呵成,連用四個長句構成“連璧對”。更為酣暢淋漓罷了。

  中間三句作者用陶淵明及召平典來寫隱居生活。“厭舟車,喜琴書”。喜琴書即陶淵明在《歸來去兮辭》中所寫的那種文人雅士的詩意生活。一厭一喜,對比鮮明,文氣跌宕有致。時人劉將孫稱贊薛昂夫:“以公侯胄子人門家地如此,顧蕭然如書生,厲志于詩,其志意過流俗遠矣。”(《九皋詩集序》)可見,這并非是作者的自我標榜,而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瓜田暮”是用典,表示隱居生活。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召平是一個非常具有政治遠見的有才之士。韓信被誅以后,劉邦派使者拜蕭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諸君皆賀,召平獨吊”。他為蕭何剖析利害關系,勸其讓封不受。召平于秦亡漢興后之所以高蹈遠禍,歸隱不仕,當是對劉邦大肆屠殺功臣的行為有所不滿。在薛昂夫售勺散曲中多次提到召平,如“召圃無荒地”(《雙調·慶東原》)、“瓜苦瓜甜,秦衰秦盛,青門浪得名”(《中呂·朝天曲》)等。作者在官場競逐中青春消盡,兩鬢如霜,極度厭倦了官場的傾軋爭斗,憧憬向往著召平式的隱逸生活。雖然這種隱居生活注定要遠離名利,但“心待足時名便足”,只要能擺脫“名韁利鎖”,像召平那樣甘于寂寞和平淡,就一定能夠讓生命自在徜徉。

  末尾“高,高處苦;低,低處苦。”是指個人命運的得失窮達。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較多表現的是“低,低處苦”。即文人的困頓不遇。“高,高處苦”則相對表現的較少。所謂高處苦,這當是作者對宦海生涯的真切體驗,而非一般文人想象之詞,當然,相對于張養浩所說的“興,亡百姓;亡,百姓苦”(《山坡羊·潼關懷古》),此作還是過于拘泥于個人的成敗得失,在境界上稍遜一籌。

  此曲抒寫作者身居宦海的苦悶與自省。作者雖有退隱之想,卻并未做到。說只要心滿足也就得到滿足,又說在高處做官也苦,在低處隱居也有低處的苦,道出了人生的矛盾,表現了真實的內心情感。▲

,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青云.歷代詩詞曲精選.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497 2、 陳鵬、閆麗紅.元曲三百首鑒賞辭典.湖北:崇文書局,2016:275 3、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227
創作背景
首三句寫出作者早年為功名利祿奔波于大江南北的辛酸和痛苦。“大江東去”襲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占》,但卻沒有蘇詞的豪放。它與次句“長安兩去”形成對仗,作者在小令《塞鴻秋》所寫的“功名萬里忙如雁,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自如練”,也是此意。只不過一氣呵成,連用四個長句構成“連璧對”。更為酣暢淋漓罷了。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風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

小梁州·秋

貫云石〔元代〕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

沁園春·再次韻

周權〔元代〕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