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草行

王冕〔元代〕〔〕

中原地古多勁草,節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灑葉珠離離,十月霜風吹不到。
萋萋不到王孫門,青青不蓋讒佞墳。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榮暗抱忠臣魂。
我問忠臣為何死,元是漢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戰血深,翠光瀲滟腥風起。
山南雨晴蝴蝶飛,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搖搖為誰道,道旁可許愁人知?
昨夜東風鳴羯鼓,髑髏起作搖頭舞。
寸田尺宅且勿論,金馬銅駝淚如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中原古域之地生長著許多勁草,那草節節如箭竹一樣勁挺,草花好象稻穗一樣豐實。
露珠點點,灑滿葉間,十月寒風也吹不倒它。
萋萋的勁草不長在王孫貴族的門庭,也不長在奸佞之臣的墳上。
草根在土地里長上百尺,無論是枯黃還是繁茂都縈繞護衛著忠魂。
我問忠臣為何死去?原來他們是忠貞不屈的漢家志士。
尸骨沉埋于地,戰血滋養了勁草,綠色的尸液到處閃動,空氣中腥風涌起。
天氣晴朗時山的南面時有蝴蝶飛舞,下雨時山的北面時有麒麟悲泣。
勁草在風中搖搖擺擺似乎為將士傾吐愁恨,我這滿腔的心事給誰說呢?
昨夜的東風又傳來敵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該詩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中,所詠之物與人相同之處就是就是詩歌感情所在,該詩以勁草比喻“漢家不降士”,草之剛韌不屈與人之堅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對應,句句寫草,但又處處喻人,在凄涼冷落的景象中歌頌了漢家將士的威武氣節,詠物與詠人合而為一,是對當時混亂現實的生動寫照。

  《勁草行》通過對秋天霜風中吹不倒的勁草的描寫,極力贊美勁草威武不屈,潔身自好,不向苦難、不向權貴折腰,歌頌了具有民族氣節的“漢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詩中所謂的“權貴”就是元朝的當政者,所謂“佞臣”就是漢奸走狗,所謂“勁草”就是像詩人這樣千千萬萬與元朝當政者勢不兩立的底層困苦人民。該詩表現出詩人強烈的民族意識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該詩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中,所詠之物與人相同之處就是就是詩歌感情所在,該詩以勁草比喻“漢家不降士”,草之剛韌不屈與人之堅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對應,句句寫草,但又處處喻人,在凄涼冷落的景象中歌頌了漢家將士的威武氣節,詠物與詠人合而為一,是對當時混亂現實的生動寫照。

  《勁草行》通過對秋天霜風中吹不倒的勁草的描寫,極力贊美勁草威武不屈,潔身自好,不向苦難、不向權貴折腰,歌頌了具有民族氣節的“漢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詩中所謂的“權貴”就是元朝的當政者,所謂“佞臣”就是漢奸走狗,所謂“勁草”就是像詩人這樣千千萬萬與元朝當政者勢不兩立的底層困苦人民。該詩表現出詩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對“漢家不降士”的崇敬心情。詩尾用“金馬銅駝”之典,既是對政治局勢的客觀判斷,又是希望元蒙統治早日結束的主觀愿望,感情強烈,意味雋永。

  從詩的內容上看全詩可分為兩層。

  前八句為第一層,以詠物為主,描寫勁草的自然形貌和風吹不倒的姿態,從草之茂盛寫到草的氣節,草生長蔓延的處所似乎出自草的有意選擇,與王孫公子無緣,也絕對不長在讒佞的墳上;但是草根直下土中百尺,與忠臣之魂相擁相抱。表達了詩人對勁草的喜愛和欽佩,為下文抒情做了鋪墊。第八句承上啟下,由忠臣之魂寫及忠臣的死因,過渡到詠人。

  后半十二句為第二層,描繪漢家不降士為國死節的悲涼氣氛,仍以“草"為線索,將士尸骨沉埋于地,戰血滋養了勁草,晴時有蝴蝶飛舞,雨時有麒麟悲泣,而草在風中搖擺似乎為將士傾吐愁恨,一聞戰鼓聲聲,將士骷髏也隨風起舞。他們死后只占很小的一方土地,唯有金馬銅駝在荊棘叢中飛淚如雨。第二層歌頌漢家不降士的氣節源于第一層對勁草風骨的描繪,全篇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該詩采用比興手法,通過對秋天霜風中吹不倒的勁草的描寫,歌頌了具有民族氣節的“漢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表現出詩人強烈的民族意識。詩尾用“金馬銅駝”之典,既是對政治局勢的客觀判斷,又是希望元蒙統治早日結束的主觀愿望,感情強烈,意味雋永。詩中所選取的諸多意象,如蝴蝶、麒麟、金馬銅駝等,均烘染了一種寂寞凄楚的氛圍,襯托出漢家將士身后的悲涼,也是對冷漠現實的一種譴責。▲

,

參考資料:完善

1、 余恕誠,俞曉紅.《大學語文·經典誦讀:大學生必讀的中華經典詩歌100首》.安徽·合肥: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一版) 2、 傅德岷.《中華詩詞鑒賞辭典·愛國卷》.湖北·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5年1月1日:ISBN: 7540303379 3、 周嘯天.《元明清詩歌鑒賞辭典》.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 2011年8月1日:ISBN:9787801037022
創作背景
該詩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中,所詠之物與人相同之處就是就是詩歌感情所在,該詩以勁草比喻“漢家不降士”,草之剛韌不屈與人之堅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對應,句句寫草,但又處處喻人,在凄涼冷落的景象中歌頌了漢家將士的威武氣節,詠物與詠人合而為一,是對當時混亂現實的生動寫照。
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風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元代〕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

小梁州·秋

貫云石〔元代〕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

沁園春·再次韻

周權〔元代〕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

芙蓉曲

薩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