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西山雨停云散后,山上樓臺虛無縹緲,山下隱隱約約的小島水中露。湖面上,水汽氤氳,一艘畫船緩緩駛過,船上歌女舞姬,曼舞輕歌。自在地在山中作畫像野猿,湖中沙鷗飛看明眸皓齒的舞妓歌姬。這美景如人間仙境,謝安曾到此周游。與謝安所住東山比,絕頂風流。
注釋
詠西湖:《全元散曲》無“詠西湖”三字,據《樂府群珠》所題而加。
款棹:船槳緩慢擺動。款,緩。
丹青畫手:繪畫之人,此謂詩人騷客。丹青,是中國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用顏色丹砂和青體。亦指繪畫藝術。
皓齒明眸: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名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此指舞妓歌姬。
閬
這首曲先寫了陣雨后西湖上霧氣迷瀠的朦朧美,接著一條畫船由遠而近地進入這幅畫面,隨著畫面的進一步推進,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輕歌曼舞的美女,最后將這幅謝安曾游的美景與傳說中的仙境相比較,發出“倒大風流”的慨嘆。
這首元曲以細致的筆法,描繪了如畫的西湖山水。首句由西山雨霽著筆,雨后的西山,密云初收,山坡上逐漸隱現出縹緲的樓臺,湖面上隱約顯露出點點汀洲。樓臺、沙渚掩映在尚未收盡的云煙水氣中,令人遐想翩翩。在如同虛無縹緲的幻境中又引人緩緩行駛的畫船。船上的歌姬輕歌曼舞,為西湖增添了聲色之美。
寫景由遠及近,猶如一幅徐徐蘊開的水墨畫。然后忽然著一野猿、一沙鷗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曲先寫了陣雨后西湖上霧氣迷瀠的朦朧美,接著一條畫船由遠而近地進入這幅畫面,隨著畫面的進一步推進,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輕歌曼舞的美女,最后將這幅謝安曾游的美景與傳說中的仙境相比較,發出“倒大風流”的慨嘆。
這首元曲以細致的筆法,描繪了如畫的西湖山水。首句由西山雨霽著筆,雨后的西山,密云初收,山坡上逐漸隱現出縹緲的樓臺,湖面上隱約顯露出點點汀洲。樓臺、沙渚掩映在尚未收盡的云煙水氣中,令人遐想翩翩。在如同虛無縹緲的幻境中又引人緩緩行駛的畫船。船上的歌姬輕歌曼舞,為西湖增添了聲色之美。
寫景由遠及近,猶如一幅徐徐蘊開的水墨畫。然后忽然著一野猿、一沙鷗,猿在山,鷗在湖,既切湖山,又增野趣。在作者的筆下,野猿與沙鷗同樓臺、沙洲與美人融為一體,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結尾寫謝安曾經游閬苑的逸事,為西湖增添了幾許浪漫和神韻。最后將謝安曾游的西湖和他居住過的東山相比較,用斬截的口語“倒大風流”進一步突出了西湖無與倫比之美。使曲子的意境增添了生機,愉悅人心。▲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君慧主編. 中華國學經典讀本 元曲三百首[M].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3 ,55-56.......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枯荷葉底鷺鷥藏。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湖水清,江湖漾,天邊......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