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財神爺圖片,我國民間的財神信仰
作者:李文娟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4898
春節拜財神是我國普遍的祈福活動
文財神范蠡
武財神趙公明
財神是我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
文、武正財神,各顯其能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舊時財神有文、武之分,武財神有趙公明、關羽,文財神有比干、范蠡。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敬祀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發。
趙公明——專司人間財富之神?? 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當是武財神趙公明,亦稱趙公元帥。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凡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民間奉其為財神。
據民間傳說,在《封神演義》問世之前,趙公明一直以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面世。而在《封神演義》中,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著戰袍,執鞭,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更強化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關羽——忠誠信義為本的關公? 關羽在我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來敬奉。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家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為當朝帝王推崇,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認為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把關公奉為公正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比干——公正無心的紂王叔? 與武財神相比,文財神比干的神像為文官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須,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登元寶。據歷史記載,比干是殷紂王的叔父,是一位忠義之臣。據《封神演義》載:殷紂王暴虐無道,荒淫失政,聽信妲己妖言,取去比干之心煎湯,為妲己救治舊病。后傳說,比干因入朝前知己必難,服了姜子牙的靈丹妙藥,因此在剖心后并未死去,而是來到民間廣散財寶。
比干生性耿直忠誠,公正無私,心被挖空后成了無心之人,正是因為無心無向,辦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為財神。
范蠡——生財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范蠡在輔佐越王富國強兵打敗了吳國后,毅然辭官隱退,與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后又分財于百姓,天下人都贊美陶朱公(范蠡的自稱,“陶”,指陶地,即范蠡當時的居住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征,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年長者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過公爵),拜其為財神。
范蠡一生艱苦創業,善于經營,善于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世人稱其為財神也就理所當然了。
五路財神:收盡五方之財
文武財神是民間所謂的正財神,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這是就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間的偏財神通常是指正財神趙公明的4位義兄弟(或稱部將),他們與趙公明合稱“五路財神”。在《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元帥(即趙公明)、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清人姚富君說:“五路神俗稱財神,其實即五祀門行中之神,出門五路皆得財也。”其中的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意為出門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運,發大財。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
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這天天剛放亮,城鄉各處都可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了搶先接到財神,商家多在正月初四晚舉行迎神儀式。到了初五凌晨,人們搶先打開大門,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頭酒”,一直吃到天亮開門營業,據說可保一年“生意興隆,財源茂盛”。清代蔡云的《吳覦》中有生動描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所謂“搶路頭”,即搶接財神爺,人們個個爭早放頭通鞭炮,以此祈盼發家致富。
在民間所供的財神中,不管是趙公元帥,還是賜福天官,身邊總要配以利市仙官,因此,利市仙官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偏財神。有關利市仙官的來歷,在《封神演義》中有記載: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所謂“利市”,包含3重含義:一是指做買賣時得到的利潤;二是指吉利和運氣;三是指喜慶或節日的喜錢,如壓歲錢等。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別是商人,還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并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