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慵懶的。想跟孟浩然一樣“春眠”,想同白居易一樣出游,想學杜甫悠然的賞花......
春天,是多變的。有楊柳依依的柔美,有百花盛放的燦爛,有小雨絲絲的惆悵……
春天,心情就是要好。當你用舒服的心態看待春天,那么,春天也會用溫暖和煦回饋著你。
四季皆如詩,但是詩人們卻總是偏愛春天,尤其是唐代的詩人,他們用最多的贊美、最美的詞匯來歌頌春天,歌頌美好。
今天詩詞君就帶大家重溫春天里的唐詩,品讀詩中的最美春意,感受來自古人對于春天的熱愛。
《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綠柳枝頭嫩葉初萌,鵝黃之色尚未均勻。
早春時節,氣候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沖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消息。
只待春日花開,長安城內,家家出門賞花看花。
《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
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
春雨貴如油,尤其是早春的雨水,不僅滋潤了莊稼,也滋潤了我們的心情。
春天到來,萬物復蘇。要說是誰最先察覺到春天的氣息,那一定是庭院中的小草。
不信你看,春雨過后,庭中的小草就好似收到了來自春天的召喚,爭先恐后的往外生長。
《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早春時節,一切都是生機勃勃。
詩的前六句描繪了一幅清新美麗的春景圖。早春猶寒、空氣潮潤,白雁翅重只能低飛,黃鸝舌澀僅是微啼。
寫植物是靜景,寫禽鳥是動態,動靜相宜,情景交融,描繪了一幅江南早春圖,雖是詩詞,卻讓我們有了觀景的感受。
《江畔獨步尋花八首·其七》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光爛漫,花兒那么茂盛,花枝上彩虹翩躚,可愛的黃鶯,不住啼叫。
黃四娘家春花之美,在杜甫筆下,如一幅生動的春日之畫,讓人感受到了整個春天。
《春園即事》
唐·王維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間,從遠處望去,清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白光;在翠綠的柳樹叢中夾雜著幾樹火紅怒放的桃花。
紅桃綠柳,桔槔起落,畦開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擺棋對局,憑幾蓬蒿,其樂也融融。
如畫般的景象,似夢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綺麗,賞心悅目。
《春夜》
唐·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開。
驚鳥排林度,風花隔水來。
春天的林苑里,月亮在天穹上高高掛起,隨著月亮的緩緩移動,被竹林所掩蓋的廳堂逐漸顯現。
喧鬧聲驚起林間宿鳥,掠過林子穿飛而去,而花香則隔著春水被陣陣春風遠遠地送至跟前。
春風送香來,多么自在而愜意。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離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競相吐艷爭芳,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
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道隨風飄灑,好似片片雪花。
人人惜春,連那枝頭的柳絮得知春要歸去,也飄下點點,送春歸去。
《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看到暮春景色,詩人觸動了鄉思,在一夜春風的吹拂下,做了一個還鄉之夢。
雨后初晴,細雨沖刷過的柳樹蒼翠欲滴,殘花凋謝落盡,黃鶯在枝頭啼鳴。
一夜春風吹起了我的思鄉夢,在夢中我追逐著春風飛回了洛陽城。
唐詩中的春景明艷如斯,哪個春景最入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