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李商隱 〔唐代〕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 譯注 東風颯颯,蒙蒙細雨飄灑,荷花塘外傳來了聲聲輕雷。 金蟾嚙鎖的香爐所散發的香氣沁人心脾,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賈氏隔簾偷窺韓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向往美好愛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1.颯颯(sà):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等的聲音。 2. 芙蓉塘:荷塘。 3.金蟾: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嚙(niè):咬。 4.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絲:指井索。汲(jí):從井里打水。 5.賈氏:西晉賈充的次女。韓掾:指韓壽,曾為賈充的掾屬。掾(yuàn):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 6.宓(讀作fú,今多讀mì)妃:古代傳說,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為洛神。這里借指三國時曹丕的皇后甄氏。魏王:曹植。 7.春心:指相思之情。 · 簡析 這首詩寫追求愛情最終卻失落的痛苦與絕望。 首聯起興,以東風細雨襲來、輕雷殷殷作響等與愛情相關的現象,引出以下對閨中女子的描寫。春雷滾滾,驚醒了蟄伏的萬物,使大地出呈現出一派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春雷也喚醒了人們的春心,令人產生了對愛情的渴望。 頷聯寫女子幽居的情景。上句寫室內之景,下句寫室外情況。室內,女子靜靜地焚香,只見那以縷縷清香從金蟾的爐內飄出;室外,她轉動玉虎轆轤,汲取飲水。除此之外,她似乎無所事事,唯有一種孤寂和惆悵深藏心底。此外,這兩句的“香”、“絲”可諧音“相”、“思”,暗示出她為愛情所擾。 頸聯用典。上句是說晉朝的韓壽在賈充府上做掾屬,與賈充的女兒互相愛慕。賈氏送給韓壽一種御賜的異香,作為定情之物。后來,賈充發現了二人的私情,便將女兒許配給了韓壽。 下句是說,魏王曹植曾心儀甄氏,不料曹操卻把甄氏許配給了曹丕。甄氏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金鏤枕送給了曹植。曹植離京途經洛水,夢到了甄氏,而作《感甄賦》,即《洛神賦》。 這兩個故事,一個幸福圓滿,一個以悲劇告終,但無論如何都反映了女子對愛情的強烈追求欲望。這種情感出于人的本性,不應該被刻意遏制。 按照詩的發展,末聯應該是表達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才是。然詩人忽然一轉,說“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流露出深深的絕望。 當春天來臨花兒競相開放時,人們對愛情的向往也就自然而生了。但詩人說,你的春心不要同春花一起開放,因為你投入進去多少熱烈的感情,就會有多少感情變成灰燼。 作者把“春心”與“花爭發”聯系起來,賦予了“春心”以美好的形象。如此美好的形象被予以否定,更加重了詩的悲劇性,可謂刻骨銘心。 此外,“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用燃燒后的香灰來表示相思破滅的情景,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象,震撼人心。
風雨李商隱〔唐代〕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nb
夕陽樓李商隱在滎陽,是所知今遂寧蕭侍郎牧滎陽日作矣。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