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學習李商隱而寫的這首詩,演繹的相當凄美感人

作者:佚名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192245
都說女人脆弱,事實上,在愛情中,失戀的男人同樣脆弱。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讓男人傷心的事情,失戀一定位列其中。男人失戀了有多痛? 晏殊曾經寫過一首凄美絕倫的詩,很好地詮釋了這痛的領悟。不過,晏殊的痛并非個例,他的凄美詩學的是李商隱,可見李商隱也一定痛過。晏殊學的是李商隱那一首呢?正是那首千古名作《無題》: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一個女子口吻,寫思念之苦。首句便是千古名句,“相見時難別亦難”,說的是相愛的人本來就聚少離多,見面難,分別也難,讓人情何以堪。在分別的時候,“百花殘”,連花似乎也感受到了別離的痛哭。 春蠶比喻思念至死之人,蠟炬比喻淚流到干之人,這恐怕是思念的最高境界,也是思念的最凄苦狀態了。每天早起,都擔心鏡子里的自己容顏老去;每天晚上,都低聲念著離人能否同感月光的寒涼。雖然蓬山無多路,但自己卻身不能至,只能拜托青鳥去代為探望。 李商隱寫《無題》,可謂出神入化,一生十數首無題詩,七律最為精湛,且大都以訴說痛苦相思為主題。都是纏綿悱惻,動人心魄之佳作。佳句更多數數不勝數,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無怪乎后人說,李商隱之后,再無無題詩,言下之意,誰也不可能學得了李商隱的無題詩。 然而,晏殊偏偏就學了,他學寫的那首詩一開始也取名《無題》,后來大約還是有點不自信,就用詩的前四個字為名字,成就了一篇凄美的失戀情詩。晏殊不愧也是大家,這首詩雖然是學李商隱,但卻具有自己鮮明的風神氣韻,讀之滿口生香,不覺黯然神傷。 《寓意?油壁香車不再逢》 宋代: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首聯“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一開篇就把人深深地拉進了一個凄美的場景之中。我再也遇不到你的油壁香車了吧,這一聲嘆息,詮釋了多少紅塵中地邂逅與錯過。而更令人遺憾的是,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這也許便是無緣,像那巫峽的云彩,一時間相遇,一時間又隨風各自東西。 次聯可謂美不勝收,“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這簡直就是愛的人間仙境。你可曾記得,在梨花深院,月下池塘,柳絮紛飛,風輕云淡,我們相逢了。 頸聯“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突然情勢陡轉,美好的都成為過往,如今你我別離。我只有寂寥傷酒,傷懷寂寞;眼前凄涼更讓我思念你的芳蹤。馬上就是寒食節,我的蕭索枯槁的形容,你是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尾聯“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是深情告白:我多想給你寄去書信。然而我的心,豈是文字書信所能表達?更何況,層層山,道道水,書信又如何到得了你的手中。就像我的心,不能為你知曉;我的衷腸,不能對你訴說。 這樣的悶懷,這樣的癡情,真是令人心醉。這首詩不僅內容令人心碎,藝術上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可謂紙短情長。全詩語言素樸而深情,字字句句,都堪稱珠玉。 晏殊是不是真的經歷過如此刻骨銘心的相思呢?關于這一點,還真不好考據。不過晏殊在寫情詩方面,絕對堪稱一代大家。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他會寫“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思念的時候,他會寫“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這是觸景生情; 愛而不得的時候,他會寫“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 可以說,晏殊一生,寫遍了愛情的種種,因此寫出一首水平相當于李商隱的情詩,并不足奇。饒有趣味的是,晏殊的情詩基因,傳給了兒子晏幾道。 這對父子后來也成為了北宋婉約詞的扛把子,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把兩人的詩詞作品找來對比一下,會發現很多相同之處。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標簽:
猜你喜歡
晏殊最著名的兩首《清平樂》,一首語淡情深,一首貴氣十足

佚名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響力的詞壇大家之一,擅長小令,長于表現富貴生活的閑情雅致,語言清麗柔美,詞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

李白意境最美的一首詩,字字皆美,第二句成網友金句

佚名

李白在大家的心目中,是豪邁瀟灑的,他的許多詩作也是如此。今天,小編要介紹一首自認為是李白最美的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甄宓:這個比貂嬋還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國最大的悲劇

佚名

她是甄宓,有人說她本名叫甄洛,也有人說叫甄姬,《三國志》只稱甄氏。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筆上,這個比貂嬋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