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思禪心共竹閑,任他流水向人間:李嘉佑《題道虔上人竹房》
作者:未知來源:詩文網(wǎng)網(wǎng)址:www.cqcjqzygs.cn發(fā)布時間:1634632169
題道虔上人竹房
??? 李嘉佑
??? 詩思禪心共竹閑,
??? 任他流水向人間。
??? 手持如意高窗里,
??? 斜日沿江千萬山。
??? 【作者】
??? 李嘉佑,字從一(《新唐書藝文志》注云:別名從一。此從《唐才子傳》)趙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公元757年前后在世。工詩,婉麗有齊、梁風,人擬為吳均、何遜之敵。與嚴維、劉長卿、冷朝陽諸人友善。公元748年,擢進士第,授秘書正字。以罪謫南荒。未幾,有詔量移為鄱陽宰,調(diào)江陰令。入為中臺郎。上元中,出為臺州刺史。大歷中復為袁州刺史。嘉佑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注釋】
??? ①禪心:問禪之心,向道之心。
??? ②任:放任。
??? ③如意:指說法及法會之際法師所持之器具。此物原為印度古時之抓仗,梵語為阿那律,柄長三尺,形狀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癢之用。然我國及日本,又成為一般之持物,表示吉祥之意。
??? ④斜陽:即夕陽。
??? 【鑒賞】
??? 詩的首句描寫一位禪師因禪修,悟達自身與天地一體,同萬物共圓融,房前青竹也與自己毫無隔閡,兩處一般閑了。有這樣的能染所染俱物的境界,自然是不在懼怕紅塵俗世的污染,所以“任他流水向人間”。此中還有一義是“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見菩提,猶如覓兔角”(六祖語),必須將出世入世融為一個方可。更何況大乘菩薩利益有情,是必須在回到人間的。此時禪師一手拿著象征玄談妙論的如意,從窗口眺望,但見千山襯著斜陽將下,跌紅了東流不息的江水。已猶如“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類的傷嘆。斜陽就是斜陽,落下就是落下,不能妄生分別,亦不能被心生境轉迷。惟有心入寂靜,才能真正欣賞到“斜日沿江千萬山”的美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