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經典的對月詠酒詩,被蘇軾引用成千古名篇

作者:佚名來源:詩文網網址:www.cqcjqzygs.cn發布時間:1634631739
大詩人李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要說李白最喜歡什么呢,只有酒和月亮。酒和月亮同時出現,就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對于李白來說,只要有酒喝有月亮可以觀賞,就能創造出一首首經典的詩歌。李白最經典的喝酒詠月詩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嗎?今天要說的就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對月詠酒詩。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朝】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譯文:   青天上明月高懸起于何時?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   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綠煙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   只能看見每晚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云間隱沒。   月亮里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哦孤單地住著與誰為鄰?   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之月,現在的月卻曾經照過古人。   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把酒問月》是李白的一首詠月抒懷詩。此詩寫詩人端著酒杯向月亮發問,從飲酒問月開始,以邀月臨酒結束,反映了人類對宇宙的困惑不解。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復復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其中也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灑,但潛氣內轉,脈絡貫通,極回環錯綜之致、渾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轉韻,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更覺一氣呵成,有宮商之聲,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歷來為人所激賞。   這首詩也曾被蘇軾引用,成千古名篇。蘇軾是宋朝的大詞人,人稱詞圣,這個大家都知道的,蘇軾的詞也非常豪放,不過比起李白的浪漫來說,還是稍遜一籌的,畢竟李白的詩太經典了,對于李白的詩,只要用詞用得好,稍微一好聽,就會有人拿來引用。其實李白這首《把酒問月》也引用了張若虛的兩句詩,這里就不說了。   李白的這首詩共有18句,這里面最經典的就是這幾句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還有“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那么蘇軾引用的是哪句詩呢,就是這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軾引用后放到他的詞作《水調歌頭》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大家應該也是非常熟悉的吧,那么蘇軾的那句詩是引用的呢,就是這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水調歌頭》里面最開頭的兩句,在李白的詩也是最開頭,可見李白詩句的魅力所在了,作為大詩人,他的詩是很多人都喜歡的。   看到這里,大家能把這首《把酒問月》全部背下來嗎,這首古詩能記下來意境也是非常美的。李白就是一個孤獨的浪子,一生有酒有詩作伴,如今明月還是古時候的明月,人卻已經不在了,也是一種惋惜吧。
標簽:
猜你喜歡
晏殊最著名的兩首《清平樂》,一首語淡情深,一首貴氣十足

佚名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響力的詞壇大家之一,擅長小令,長于表現富貴生活的閑情雅致,語言清麗柔美,詞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

李白意境最美的一首詩,字字皆美,第二句成網友金句

佚名

李白在大家的心目中,是豪邁瀟灑的,他的許多詩作也是如此。今天,小編要介紹一首自認為是李白最美的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甄宓:這個比貂嬋還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國最大的悲劇

佚名

她是甄宓,有人說她本名叫甄洛,也有人說叫甄姬,《三國志》只稱甄氏。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筆上,這個比貂嬋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