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輕肥

白居易〔唐代〕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或 一作:悉)
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謁金門·花過雨

李好古〔宋代〕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
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

浪淘沙·曹溪驛折桃花一枝數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左輔〔清代〕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杜甫〔唐代〕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嫦娥

李商隱〔唐代〕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題淮南寺

程顥〔宋代〕

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唐代〕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送無可上人

賈島〔唐代〕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

原毀

韓愈〔唐代〕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輕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內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

  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嘗語于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說于言,懦者必說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將有作于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采蓮子二首

皇甫松〔唐代〕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