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詠兔古詩
作者:來源:詩文網(wǎng)發(fā)布時(shí)間:2021-10-14
漫談詠兔古詩
王美春
兔,是中國古老的動(dòng)物之一,名列十二生肖之四。兔與中國文化關(guān)系密切。與兔有關(guān)的成語不少,其中為人們熟知的便有“守株待兔”、“兔起鶻落”、“兔死狗烹”等。兔在中國詩歌中也是主角之一。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便有涉及兔的詩行:“有兔爰爰,雉離于羅”(《王風(fēng)·兔爰》),“相彼投兔,尚或先之”(《小雅·小弁》),“躍躍毚兔,遇犬獲之”(《小雅·巧言》,等等。《詩經(jīng)》之后,詠兔的詩句、詩篇不少。宋代大詩人歐陽修的古體詩《白兔》與宋祁的五言律詩《兔》都是通篇詠兔之佳作。
古代詠兔詩反映了古人養(yǎng)兔之習(xí)俗。宋代唐肅《吳中送僧》中的詩句“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駁犀”便透露了此信息。唐代詩人黃滔《寄越從事林嵩侍御》中的詩句“莫戀兔園留看雪,已乘驄馬合凌霜”,其“兔園”系指園名,也即梁園。
古代詠兔詩也反映了古人很早便烹兔,并以此佐酒來款待客人之風(fēng)?!对娊?jīng)》里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xiàn)之”(《小雅·瓠葉》)等詩句,意即將兔子以泥涂了燒煮烤熟,以此作為下酒菜款待客人。
古代詠兔詩還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白兔的顏色是白的,雪的顏色也是白的,因而,古詩中常以“雪兔”來比喻白兔,五代詩人韋莊便有“蒙蒙暮雨春雞唱,漠漠寒蕪雪兔跳”(《尹喜宅》)的詩句。
中國神話中言月中有兔,因而,古詩中常以“兔”字與一些字組合起來指月亮或者與月亮有關(guān)的物象。唐代詩人楊師道《闕題》中的詩句“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后庭”,其“兔”與“月”組合起來指月亮。唐代詩人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中的詩句“冰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其“兔”字之前加一“冰”字,也指月亮。宋代女詩人朱淑真《中秋夜家宴詠月》中的詩句“愿把團(tuán)圓盞,年年對(duì)兔宮”,其“兔”與“宮”組合起來指月宮,當(dāng)言與月亮有關(guān)的物象。
還有一種現(xiàn)象,兔字與其他字結(jié)合,表示的意義與兔子無關(guān),或者說側(cè)重點(diǎn)不在“兔”上。這在涉及兔字的古詩中也有反映。南朝梁吳均《贈(zèng)柳真陽詩》:“聯(lián)翩驂赤兔,窈窕駕青驪?!痹娭械摹俺嗤谩敝蛤E馬,這“兔”字與兔子無關(guān)。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春歸昌谷》中的詩句“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與宋代詩人宋庠《詠槐》中的詩句“萬物迎春兔目開,亭亭圓影覆莓苔”,這兩首詩中的“兔目”都指槐樹新葉,與兔子之意相去甚遠(yuǎn)。金代詩人劉仲尹《冬日》中的詩句“鳩棲任笑謀生拙,兔簡難忘照眼清”,其“兔簡”指文章,也與兔子之意毫不相干。
兔子速度很快,傳說中的“龜兔賽跑”,兔子輸給烏龜,并非其速度不快,而是因?yàn)槠潋湴?、掉以輕心。漢語中有“動(dòng)若脫兔”等與兔有關(guān)的成語比喻速度快。古詩中含“兔”的詩句,或言動(dòng)作之敏捷,宋代詩人劉一止《和云門行持長老十二辰歌呈同游二三士》中的詩句“將軍見虎箭羽沒,兔起鶻落不待咄”,其“兔起鶻落”便言動(dòng)作敏捷;或比喻書畫家用筆之敏捷,宋代詩人蕭立之《贈(zèng)周材叔能畫號(hào)蒼崖》中的詩句“急將畫意入詩律,兔起鶻落無由追”,即以“兔起鶻落”比喻畫家用筆之敏捷;或言日月流逝,宋代詩僧釋道寧《偈六十三首》(其五十)有“兔走烏飛,暗移時(shí)節(jié)”之句,另一位詩人楊冠卿的七言絕句《歸途用李泉野韻》有“乾坤萬古幾昏曉,兔走烏飛不暫?!敝?,皆以“兔走烏飛”言日月流逝。
詠兔古詩又往往善于運(yùn)用典故,以此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唐代詩人王珪《詠淮陰侯》中的詩句“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用“兔死狗烹”典故,慨嘆淮陰侯韓信幫助漢高祖劉邦打天下最終為呂后所害之不幸,耐人尋味。宋代詩人余靖有一首七言絕句《謝送篆文屏風(fēng)因次來韻》:“一局聊將萬境袪,非同得兔守枯株。北窗枕畔添奇物,卻想淵明舊日無?!痹娭杏谩笆刂甏谩敝涔?,又具有詩人獨(dú)自的感悟,耐人尋味。宋代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光有一首《窮兔謠》(二首之二):“兔營三窟定何在,棘間塹底高丘巔。卻行百步方躍入,未免余蹤留雪田。少年何為無惻隱,解鷹縱犬薫以煙。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憐。”詩中用“狡兔三穴”(“狡兔三窟”)之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謂“狡兔三穴”并非“兔狡”,而是為了“偷生”不得不如此,其命運(yùn)真是令人可憐。這就令人耳目一新。
當(dāng)然,在詠兔古詩中見得較多的還是那些將神話中的人物嫦娥與兔結(jié)合起來的作品。“嫦娥奔月”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月宮中與嫦娥相伴的玉兔也是婦孺皆知的傳說。古代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寫嫦娥與玉兔,令人遐想。這類詩在宋詩中較多。宋代詩人梅堯臣的詩《赴刁景純招作將進(jìn)酒呈同會(huì)》“明月只照夜,時(shí)時(shí)如屈鉤。常娥與玉兔,搗藥何所瘳”,在明月如鉤的大背景里,將傳說中的嫦娥(詩中的“常娥”即“嫦娥”,下文同)與玉兔結(jié)合起來寫,寫其“搗藥”,并以“何所瘳”這一疑問留給讀者眾多想象的空間。宋代大詩人歐陽修的《白兔》與著名詩人梅堯臣的《戲作常娥責(zé)》都是通篇詠兔之佳作。
歐陽修的《白兔》是一首雜言古體詩,全詩如下:
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搗藥姮娥宮。
玉關(guān)金鎖夜不閉,竄入滁山千萬重。
滁泉清甘瀉大壑,滁草軟翠搖輕風(fēng)。
渴飲泉,困棲草,滁人遇之豐山道。
網(wǎng)羅百計(jì)偶得之,千里持為翰林寶。
翰林酬酢委金璧,珠箔花籠玉為食。
朝隨孔翠伴,暮綴鸞皇翼。
主人邀客醉籠下,涼洛風(fēng)埃不沾席。
群詩名貌極豪縱,爾兔有意果誰識(shí)。
天資潔白已為累,物性拘囚盡無益。
上林榮落幾時(shí)休,回首峰巒斷消息。
此詩寫白兔,“搗藥姮娥宮”中的白兔,使之在“天冥冥,云蒙蒙”的背景下登場,并大肆鋪陳,將其“竄入滁山千萬重”、盡情嬉戲之情景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顯然,這玉兔是詩中的主角,是深受主人喜愛之靈物。
梅堯臣的《戲作常娥責(zé)》也是一首雜言古體詩:
我昨既賦白兔詩,笑他常娥誠自癡。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開冰團(tuán)上東籬。
畢星在傍如張羅,固謂走失應(yīng)無疑。
不意常娥早覺怒,使令烏鵲繞樹枝。
啅噪言語誰可辨,徘徊赴寢搴寒帷。
又將清光射我腹,但覺軫粟生枯皮。
乃夢(mèng)女子下天來,五色云擁端容儀。
雕瓊刻肪肌骨秀,聲音柔響揚(yáng)雙眉。
以理責(zé)我我為聽,何擬玉兔為凡卑。
百獸皆有偶然白,神靈獨(dú)冒由所推。
裴生亦有如此作,專意見責(zé)心未夷。
遂云裴生少年?duì)枺o弄溫軟在酒巵。
爾身屈強(qiáng)一片鐵,安得妄許成怪奇。
翰林主人亦不愛爾說,爾猶自惜知不知。
叩頭再謝沋已去,起看月向西南垂。
此詩詩題中的一個(gè)“戲”字、一個(gè)“責(zé)”字道出了全詩的基調(diào),以詼諧的語言寫嫦娥,突出其“責(zé)”。顯然,嫦娥是此詩中的主角,而玉兔則稱為配角,是用以襯托嫦娥的。如此詠兔,這在涉及兔子的古詩中可謂別出心裁。
?。ㄔd王美春著《與繆斯對(duì)話》,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