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送祖三 王維 〔唐代〕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 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 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 譯注 才相逢剛剛以一笑相對,又相送變成了陣陣啜泣。 祖帳里我已經感傷離別,荒城中我更加發愁獨入。 天寒季節遠山一片明凈,日暮時分大河格外迅急。 解開纜繩你就迅速遠去,遙望著你的我還久久佇立。 1.齊州:唐代州名,故治在今山東歷城縣,離濟州不遠。祖三:即祖詠,唐代詩人。洛陽人,與王維友善。詩題一作“河上送趙仙舟”,又作“淇上別趙仙舟”。 2.祖帳:為出行者餞行所設的帳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稱“祖”,后來引申為餞行。此句一作“祖帳已傷離”。 3.荒城:即邊城的意思。指齊州。一說指濟州。 4.長河:指濟水,齊州在濟水南。 5.纜:系船的繩索。 6.佇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佇立”。 · 簡析 祖三即祖詠,是王維詩友,王維另有《贈祖三詠》一詩,稱彼此“結交二十載”,可見交誼之深;且該詩結語云“良會詎有幾,終自長相思。”與此詩首二句意思略同,均當是作者貶謫濟州時,為祖詠離開濟州赴官送行到齊州而作。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這兩句語言樸實平易但蘊含的情感又很豐富。“相逢”、“相送”、“方”、“還”傳達出來去匆匆的遺憾。“還成泣”一方面表明友情是多么真摯、深厚;另一方面短暫的“笑”對“泣”又起了反襯、加強的作用。 下兩句亦是敘別。濟州位于黃河下游,作者在《被出濟州》中謂之“井邑海云深”,謫居于此,自然更生遙遠之感了。他的愁入荒城,也含有不甘于這種境遇的意思。那首也是作于濟州的《贈祖三詠》寫道:“貧病子(指祖)既深,契闊(離散、勞苦)余不淺。”可見二人皆是天涯淪落人,因此友情就顯得分外深厚了。 “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這兩句寫到環境,使人產生時間感,“祖帳”進行了多長時間啊。這景象引起作者特別注意,自是迎合了他此時的情緒,表現出友人離去造成自己的空虛感、落寞感,而“日暮長河急”更加重了心緒的撩亂。 “解纜君已遙”,寫船快,實則怨船快;“望君猶佇立”,一個“猶”可見他是何等執著。這類的詩句很多,只是王維這兩句用兩個“君”分明是談話口吻,仿佛此時他在心里默默地與友人在交談。 這首詩敘別情,在王維同類詩歌中,顯得特別濃摯深至,而語言表達又很自然素樸,“天寒”二句的描寫也似是不經意間的點染,王文濡評曰:“不設色而意自遠,是畫中之白描高手。”(《歷代詩評注讀本》)這真是“淡者屢深”(司空圖語)了。
王維有一首寫相思的詩,感人至深,家喻戶曉,幾乎人人會背。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天氣越來越寒冷,年越來越近。 每逢佳節倍思親,有多少遠離故鄉的人已經在開始倒數回家的日子了? “只要
送沈子歸江東【唐】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譯文楊柳飄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