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詞中有一個虎字,被譽為“千古最豪放詩詞”

作者:來源:發布時間:2021-10-14
虎年說虎,今天咱們來說說帶有虎字的詩詞吧!其實,含有虎字的詩句很多,今天咱們只挑最耳熟能詳的詩句來說。


第一句,當然是李白的了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有“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的詩句;

第二句,蘇軾蘇東坡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第三句,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里面有一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最后一句,壓軸出場,還得是毛主席,毛主席有一首詩《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里面有一句“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剛才上面所提到的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全詞如下:  



 江城子? 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敘述獵后的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重任。


微信圖片_20220303203052.jpg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


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


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赦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被譽為“第一豪放詞”,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


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標簽:
猜你喜歡
臨江仙·夜到揚州席上作 【宋】蘇軾

臨江仙·夜到揚州席上作【宋】蘇軾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遙指江東。珠簾十里卷香風。花開又花謝,離恨幾千重。輕舸渡江連夜到,一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也有人曾說

蘇軾最狂的一首詞,豪氣沖天,成宋代“勁歌”開端

自古才俊多疏狂。 有人狂得遭人憎,有人狂得惹人愛,有人卻因狂而贏得大批粉絲,受到眾人尊敬。 比如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