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

朝代:清朝 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中國明末清初史學家,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為梨洲先生。其父因東林黨獄被閹黨迫害而死。崇禎帝即位,宗羲赴京為父鳴冤,被許為「忠臣孤子」。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南下,弘光政權崩潰,魯王朱以海監國于紹興。他募鄉民在余姚舉兵抗清,時稱「世忠營」。魯王政權授以監察御史兼職方之職。兵敗返回故里,課徒授業,著述以終,至死不仕清廷。黃宗羲為學領域極廣,成就宏富,史學造詣尤深。他身歷明清更迭之際,認為「國可滅,史不可滅」。他論史注重史法,強調征實可信。所著《明儒學案》,搜羅極廣,用力極勤,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學術思想史專著。在哲學上,認為氣為本,無氣則無理,理為氣之理,但又認為「心即氣」,「盈天地皆心也」。在政治上,他深刻批判封建君主專制,提出君為天下之大害,不如無君,主張廢除君主「一家之法」,建立萬民的「天下之法」。他還提出以學校為議政機構的設想。他精于歷法、地理、數學以及版本目錄之學,并將其所得運用于治史實踐、辨析史事真偽、訂正史籍得失,多有卓見,影響及于整個清代。他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50余種,近千卷。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史案》(迄今未見)、《明文海》、《明夷待訪錄》、《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同時代詩人
俞益謨

字嘉言,號澹庵,別號青銅。 祖籍明代北直隸河間府(今河北河間),因先輩參軍到陜西,安家于咸寧(今陜西宜川......

彭端淑

彭端淑(約1699年-約1779年),字樂齋,號儀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縣)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

樂鈞

樂鈞(1766-1814,一說1816卒),原名宮譜,字效堂,一字元淑,號蓮裳,別號夢花樓主。江西撫州府......

李毓秀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山西省新絳縣龍興鎮周莊村人,生于清代順治年間,卒于雍正年間......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