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傳

黃宗羲〔清代〕〔〕

余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記》,當時演史小說者數十人。自此以來,其姓名不可得聞。乃近年共稱柳敬亭之說書。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獷悍無賴,犯法當死,變姓柳,之盱眙市中為人說書,已能傾動其市人。久之,過江,云間有儒生莫后光見之,曰:“此子機變,可使以其技鳴?!庇谑侵^之曰:“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本赐ね硕穸?,簡練揣摩,期月而詣莫生。生曰:“子之說,能使人歡咍嗢噱矣?!庇制谠?,生曰:“子之說,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蓋進乎技矣?!庇墒侵畵P,之杭,之金陵,名達于縉紳間。華堂旅會,閑亭獨坐,爭延之使奏其技,無不當于心稱善也。   寧南南下,皖帥欲結歡寧南,致敬亭于幕府。寧南以為相見之晚,使參機密。軍中亦不敢以說書目敬亭。寧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寧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寧南意合。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亡何國變,寧南死。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敬亭既在軍中久,其豪猾大俠、殺人亡命、流離遇合、破家失國之事,無不身親見之,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悲獸駭,亡國之恨頓生,檀板之聲無色,有非莫生之言可盡者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讀了《東亭夢華錄》和《武林舊事記》兩部宋人筆記,知道當時說書藝人多達數十人。從那時以后,說書芑人的姓名就不為人們所知;僅在近幾年人們才共同稱贊柳敬亭的說書技藝。   柳敬亭,是揚州府泰州人,本姓曹。15歲時,因蠻狠兇悍強橫刁鉆,觸犯刑法應判死刑,才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給人說書,那時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動。后來,又到了江南,松江府有個叫莫后光的讀書人見了他,說:“這人機智靈活,可以幫助他用他的演技獲得聲名?!庇谑菍α赐ふf:“說書雖然是小小的技藝,但也必須勾畫出所說人物的性格情態,熟悉各地的風土人情,像優孟那樣善于用隱言和歌唱進行諷諫,然后才能夠有所成就。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文章的第一段概括交代柳敬亭說書技藝的精湛和在人民群眾中的深遠影響,第二段介紹柳敬亭走上說書道路的經過,以及演技提高的過程;第三段寫柳敬亭為左良玉所賞識,傾動朝野;第四段寫明亡后柳敬亭重操舊業,其說書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按理說,說書藝術家的音容笑貌是最生動,也最引人注目的。但文章一開始沒有一言一語著眼于刻畫柳敬亭的音容笑貌,而是把柳敬亭放在宋明以來演史小說盛行不衰的廣闊背景上,作宏觀的考察。作者指出,兩宋時說歷史演義和小說者,見之于《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著錄的就有數十人。此后數百年間,卻寥寥無聞,“乃近年共稱柳敬亭之說書”。以考信的筆法,確切的事實,突出了 展開閱讀全文 ∨,文章的第一段概括交代柳敬亭說書技藝的精湛和在人民群眾中的深遠影響,第二段介紹柳敬亭走上說書道路的經過,以及演技提高的過程;第三段寫柳敬亭為左良玉所賞識,傾動朝野;第四段寫明亡后柳敬亭重操舊業,其說書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按理說,說書藝術家的音容笑貌是最生動,也最引人注目的。但文章一開始沒有一言一語著眼于刻畫柳敬亭的音容笑貌,而是把柳敬亭放在宋明以來演史小說盛行不衰的廣闊背景上,作宏觀的考察。作者指出,兩宋時說歷史演義和小說者,見之于《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著錄的就有數十人。此后數百年間,卻寥寥無聞,“乃近年共稱柳敬亭之說書”。以考信的筆法,確切的事實,突出了柳敬亭在古代說書藝術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一個地位低微的說書藝人要走向社會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得到公眾的肯定而名噪一時了。黃宗羲對柳敬亭的坎坷經歷和曲折奮斗,只是一筆帶過,說他年十五,就犯法當死,因而變姓柳,到盱眙市中為人說書,“已能傾動其市人”。語調平實,不事渲染。而吳傳則說:“久之,渡江,休大柳下,生攀條泫然。已撫其樹,顧同行數十人曰:‘噫!吾今氏柳矣?!@就把柳敬亭的改姓傳奇化了。也許,吳所寫的傳中有關這類描寫,在黃宗羲看來,正是所謂“有失輕重”之處。其實,不過是黃、吳寫傳的主導思想不同罷了:一則重平實,一則重描寫而已。   柳敬亭從家鄉泰州流浪到盱眙市中,為人說書,已能使聽眾動容,說明他在說書技藝方面有著極好的稟賦。但在柳敬亭的成才道路上,儒生莫后光的指點,似乎有著更為關鍵的作用。莫后光關于“說書雖小技”一番話看似平常,含義則極其豐富。“句性情,習方俗”,可以說已經是說書藝術的高標準要求了,而“如優孟搖頭而歌”,則更是說書藝術的典范。柳敬亭虛心接受名師教誨,為了追求說書藝術的更高境界,開始了艱苦的探索和攀登?!澳穸猓喚毚Α卑藗€字,正是他悉心研求說書藝術,刻苦磨練說書技巧的真實寫照。接著,黃宗羲又用對話的形式,把柳敬亭這種刻苦鉆研精神分作三個階段,三種境界,加以具體的描述。“期月”,“能使人歡咍嗢噱矣”,這是第一個階段;“又期月”,“能使人慷慨涕泣矣”,這是第二個階段;“又期月”,“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這是第三個階段。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既寫出莫后光循循善誘的有方教導,又寫出了柳敬亭銳意奮進的精神和藝術上精益求精、不斷攀登的態度。連莫后光也不得不贊嘆說:“進乎技矣?!弊源酥螅赐ぴ趽P州、杭州、南京等地獻藝,無不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以至于“名達于縉紳間”。市井內外,朝野上下,無不為他說書藝術所達到的神化境界折服傾倒。   關于柳敬亭“參寧南軍事”,吳偉業連舉六七件事,著重說明柳敬亭“平視卿相”的“俠骨”和他善于排難解紛的高士行為,而黃宗羲則重點記載兩件事:一寫那些幕府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煞費苦心所擬就的文檄,都使左良玉“不悅”;而柳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的言辭,卻無不與左良玉“意合”。即使是寫柳敬亭的軍事才干,也仍然不離開說書藝人的當行本色。二寫柳敬亭奉命至金陵,朝廷官吏從上到下,無不“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對于這種異乎尋常的禮遇和令人羨慕的顯赫地位,柳敬亭仍然抱著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處之泰然,毫不心動。這里,既反映出一個歷經坎坷的說書藝人是怎樣的玩世不恭,也透露出他敝屣功名利祿的態度。妙在文章處處要使人忘卻柳敬亭是個說書藝人,正面描述如“軍中亦不敢以說書目敬亭”,側面烘托如同行們的道旁私語:“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而客觀效果則處處使人感到他依然是個說書藝人。   正因為柳敬亭有處變而不驚的人生態度,所以,一旦明亡,左良玉病死,他喪失其資略盡”,也能“復上街頭理其故業”而安之若素。作者尤其強調的是軍中的生活經歷,舉凡“豪猾大俠、殺人亡命、流離遇合、破家失國之事,無不身親見之”。一切包括國家興亡,朝代更迭在內的風云際會,都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如果說這一切是他攀登說書藝術高峰的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那么“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則又進一步增強了他的表演藝術手段。而“亡國之恨頓生,檀板之聲無色”,則是對柳敬亭說書的思想和藝術所作的高度贊譽,也是柳敬亭能夠贏得生前身后名的最根本原因。而從文章寫作來看,這兩句正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傾注了作者對忠臣義士無限仰慕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敘述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又照顧到柳敬亭一生的行蹤。對于柳敬亭說書技藝的描寫,生動具體,繪聲繪色。全文結構謹嚴,條理井然,取材精當,有詳有略。語言簡潔精煉,文字干凈利落。   由于柳敬亭的精湛技藝,明清筆記中為他立傳的,還有周容《雜憶七傳·柳敬亭》。至于記載他的人品、技藝的那就更多了,較著名的有張岱《陶庵夢憶·柳敬亭說書》、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書柳敬亭冊子》、余懷《板橋雜記·軼事》、夏荃《退庵筆記·柳敬亭》等。在所有這些傳記材料中,黃宗羲改寫的這篇《柳敬亭傳》,取材精當,詳略得宜,主旨明確,可謂落筆不群,出手不凡,應當說是寫得最成功的一篇?!?參考資料:完善 1、 陳振鵬,章培恒主編,古文鑒賞辭典 下 第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7,第1734-1736頁
創作背景
文章的第一段概括交代柳敬亭說書技藝的精湛和在人民群眾中的深遠影響,第二段介紹柳敬亭走上說書道路的經過,以及演技提高的過程;第三段寫柳敬亭為左良玉所賞識,傾動朝野;第四段寫明亡后柳敬亭重操舊業,其說書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中國明末清初史學家,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為梨洲先生。其父因東林黨獄被閹黨迫害而死。崇禎帝即位,宗羲赴京為父鳴冤,被許為「忠臣孤子」。清順治二年(164......[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出關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湔澍f,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青衫濕·悼亡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