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東魯門泛舟二首

李白〔唐代〕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dòng)水縈回。 輕舟泛月尋溪轉(zhuǎn),疑是山陰雪后來。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fēng)流到剡溪。

贈(zèng)鄰女

魚玄機(jī)〔唐代〕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jià)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宮中題

李昂〔唐代〕

太和九年李訓(xùn)、鄭注敗后,仇士良愈專恣。上登臨游幸,未嘗為樂,或瞠目獨(dú)語。左右莫敢進(jìn)問,因賦此詩。 輦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憑高何限意,無復(fù)侍臣知。

曲玉管·隴首云飛

柳永〔宋代〕

隴首云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一望關(guān)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一望 一作:立望)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暗想當(dāng)初,有多少、幽歡佳會(huì),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始得西山宴游記

柳宗元〔唐代〕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yuǎn)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觀潮

蘇軾〔宋代〕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丑奴兒慢·麓翁飛翼樓觀雪

吳文英〔宋代〕

東風(fēng)未起,花上纖塵無影。峭云濕,凝酥深塢,乍洗梅清。釣卷愁絲,冷浮虹氣海空明。若耶門閉,扁舟去懶,客思鷗輕。 幾度問春,倡紅冶翠,空媚陰晴。看真色、千巖一素,天澹無情。醒眼重開,玉鉤簾外曉峰青。相扶輕醉,越王臺(tái)上,更最高層。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趙秉文〔金朝〕

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fā)。澹澹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我欲從公,乘風(fēng)歸去,散此麒麟發(fā)。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

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

李煜〔五代〕

櫻桃落盡春將困,秋千架下歸時(shí)。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缺十二字)。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