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秉公
王翱〔明代〕
王翱一女,嫁于畿輔某官為妻。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語妻曰:“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擊傷夫人,出,駕而宿于朝房,旬乃還第。婿竟不調。
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
曹德〔元代〕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比及眉未攢,腰曾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唐代〕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晚云
梅堯臣〔宋代〕
黕黕日腳云,斷續如破灘。忽舒金翠尾,始識秦女鸞。又改為連牛,綴燧懷齊單。伺黑密不囂,額額城未剜。風吹了無物,猶立船頭看。
水龍吟·題文姬圖
納蘭性德〔清代〕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
水調歌頭·淮陰作
朱敦儒〔宋代〕
當年五陵下,結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