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題文姬圖
納蘭性德〔清代〕〔〕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
譯文及注釋
譯文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樣,都是容易動情生愁??峦さ秧懸呀^,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戰亂被虜往胡地。萬里迢迢的他鄉,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確實辛苦。她用卷葉吹奏出鳴鳴的笛音,將此生所有的愁怨,從頭譜曲。她本應成為漢家的貴婦,而今卻做了胡人的妻室。塞北嚴寒,在凄厲的笳管聲中,她思念的淚水如雨水般應聲而落。重新展開《文姬圖》細看,千載悠悠,她美好的容顏依舊,只是孑然一身。怪老天盡把人間的厚福,都給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注釋文姬:漢蔡文姬,名蔡淡,字文姬,生卒年不詳。陳留圉(今河南省祀縣南)人。為漢大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能文,有才名,通音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這闋《水龍吟》是容若長調中的佳作。整篇以蔡文姬生平事打底,夾敘夾議。轉折起伏間行云流水,筆力不墜,情感真摯,感慨更是驚心。此詞又有兩種解讀:有詞家認為是容若在借文姬事詠吳兆騫事。"名士傾城",名士即指漢槎。"非生非死"句則用吳梅村送漢槎的詩"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氈裘夫婦"是嘆吳妻葛氏隨戎寧古塔。由此論斷此詞當作于漢槎自塞外還不久。
蘇雪林則認為這仍是容若在借古事詠自身感情的不幸,"惡風吹去。萬里他鄉",似是在嘆戀人入宮,兩人之間如遠隔重山。而詞意也是
展開閱讀全文 ∨,這闋《水龍吟》是容若長調中的佳作。整篇以蔡文姬生平事打底,夾敘夾議。轉折起伏間行云流水,筆力不墜,情感真摯,感慨更是驚心。此詞又有兩種解讀:有詞家認為是容若在借文姬事詠吳兆騫事。"名士傾城",名士即指漢槎。"非生非死"句則用吳梅村送漢槎的詩"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氈裘夫婦"是嘆吳妻葛氏隨戎寧古塔。由此論斷此詞當作于漢槎自塞外還不久。
蘇雪林則認為這仍是容若在借古事詠自身感情的不幸,"惡風吹去。萬里他鄉",似是在嘆戀人入宮,兩人之間如遠隔重山。而詞意也是在感慨與戀人之間事多坎坷流離,像文姬一樣身不由己。
兩種說法可結合起來看,人的思路和情緒是共通交融的,也許他的確是在借文姬圖詠吳漢槎的遭遇,然而由此牽引了情緒聯想到自身事,筆下有所流露亦是合情合理。
容若用極洗練的話道盡了文姬一生坎坷。一路讀下來,文姬的身世和容若的感慨相互交融,詞脈清晰,情感豐盈。首先是蔡邕之死。東漢末,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后,董卓進軍洛陽盡誅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后來甚至還封他為高陽侯。董卓在朝中倒行逆施,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但終免不了一死。:在相傳蔡邕曾盛贊今紹興西南柯亭的良竹。"此地之竹制笛,奇聲響絕。"柯亭響絕,是說蔡邕已死。。
董卓死后,軍閥混戰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正是所謂的惡風吹去。
"萬里他鄉,非生非死。"容若也算文姬知音了。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遠適異域,依然要產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被擄掠的蔡文姬!她從一個名門閨秀,淪落到飽受番兵凌辱和鞭笞的落難女,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心境的落差是可想而知的。這年她二十三歲,初嫁衛仲道,夫亡無子,歸母家。為亂軍所擄,流落匈奴十二年。后人憐她際遇,繪文姬圖,仿佛窺見她在匈奴時苦況,也不過是隔靴撓癢。這十二年,雖然她嫁給了匈奴的左賢王,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婚姻不算困苦,并且以她的聰明也很快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甚至學會了吹奏民族樂器"胡笳"想來文化的溝通上也不艱澀,但是文姬自幼受漢文化熏陶長大,自有堅持。何況古時交通交流一概閉塞,一個女子流落域外始終是此身良苦。若非實在難以割舍,文姬也不會選擇拋下兩個兒子回到中原。
文姬自幼精通音律,某夜蔡邕彈琴,弦絕。文姬側耳聽之:"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又對曰:"第四弦"。并不差謬。光陰閃爍。很多事在少年時不覺得怎樣,人越大,少時之事越翻覆如塵,如花刺細微刺心。此時,黃昏的塞外,戈壁灘上落日如血,就是有高山流水的雅才又怎樣呢,面對著黃沙白草,用卷葉吹起的曲子叫"平生恨"。
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是高傲語,又是冷落失意之言。孑然拋卻了自鳴得意。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呆女。更是沉痛。人復雜,世情更如藤蔓糾結不清,不會按照預想的方向行進,沁入血骨的是絕色聰明人才能生出的無奈和感慨?!?參考資料:完善
1、
安意如.當時只道是尋常: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75-176
創作背景
這闋《水龍吟》是容若長調中的佳作。整篇以蔡文姬生平事打底,夾敘夾議。轉折起伏間行云流水,筆力不墜,情感真摯,感慨更是驚心。此詞又有兩種解讀:有詞家認為是容若在借文姬事詠吳兆騫事。"名士傾城",名士即指漢槎。"非生非死"句則用吳梅村送漢槎的詩"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氈裘夫婦"是嘆吳妻葛氏隨戎寧古塔。由此論斷此詞當作于漢槎自塞外還不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徐蘭〔清代〕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納蘭性德〔清代〕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湔澍f,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納蘭性德〔清代〕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納蘭性德〔清代〕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