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滟滪堆賦并序

蘇軾〔宋代〕

  世以瞿塘峽口滟滪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以余觀之,蓋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會百水而至于夔,彌漫浩汗,橫放于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茍先無以齟齬于其間,則江之遠來,奔騰迅快,盡銳于瞿塘之口,則其崄悍可畏,當不啻于今耳。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與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為形,而因物以賦形,是故千變萬化而有必然之理。掀騰勃怒,萬夫不敢前兮,宛然聽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觀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開峽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忽峽口之逼窄兮,納萬頃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峽也,而戰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盡力以與石斗,勃乎若萬騎之西來。忽孤城之當道,鉤援臨沖,畢至于其下兮,城堅而不可取。矢盡劍折兮,迤邐循城而東去。于是滔滔汩汩,相與入峽,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說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贈從弟冽

李白〔唐代〕

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
獻主昔云是,今來方覺迷。
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
風飄落日去,節變流鶯啼。
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
逢君發花萼,若與青云齊。
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
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
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
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珪。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
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張籍〔唐代〕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恨不 一作:何不)

鰕?篇

曹植〔兩漢〕

鰕?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世士此誠明,大德固無儔。
駕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觀上路人,勢利惟是謀。
讎高念皇家,遠懷柔九州。
撫劍而雷音,猛氣縱橫浮。
泛泊徒嗷嗷,誰知壯士憂?

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李白〔唐代〕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
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
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夜坐二首

龔自珍〔清代〕

春夜傷心坐畫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籟無言帝座靈。
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殞少微星。
從來不蓄湘累問,喚出嫦娥詩與聽。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杜甫〔唐代〕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

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

蘇軾〔宋代〕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發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金錯刀行

陸游〔宋代〕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