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臨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顧敻〔五代〕

月色穿簾風入竹,倚屏雙黛愁時。砌花含露兩三枝。如啼恨臉,魂斷損容儀。
香燼暗消金鴨冷,可堪辜負前期。繡襦不整鬢鬟欹。幾多惆悵,情緒在天涯!

論佛骨表

韓愈〔唐代〕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維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茍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后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于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兇穢之馀,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于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進吊。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為,出于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滿江紅·仙姥來時

姜夔〔宋代〕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云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賈島〔唐代〕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水調歌頭·淮陰作

朱敦儒〔宋代〕

當年五陵下,結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
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

贈陳商

李賀〔唐代〕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后。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凄凄陳述圣,披褐鉏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斗。
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彥〔宋代〕

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 翠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馬詩二十三首

李賀〔唐代〕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過吳江有感

吳偉業〔清代〕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初晴游滄浪亭

蘇舜欽〔宋代〕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