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賀鑄〔宋代〕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閑呼 一作:間呼)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云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江上看山

蘇軾〔宋代〕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蘇軾〔宋代〕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張先〔宋代〕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送沈記室夜別

范云〔南北朝〕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里中女

于濆〔唐代〕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
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
天與雙明眸,只教識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蘊韓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
豈知趙飛燕,滿髻釵黃金。

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劉長卿〔唐代〕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初見嵩山

張耒〔宋代〕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愍衰草賦

沈約〔南北朝〕

愍衰草,衰草無容色。憔悴荒徑中,寒荄不可識。昔時兮春日,昔日兮春風。銜華兮佩實,垂綠兮散紅。巖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積。布綿密于寒皋,吐纖疏于危石。雕芳卉之九衢,霣靈茅之三脊。風急崤道難,秋至客衣單。既傷檐下菊,復悲池上蘭。飄落逐風盡,方知歲早寒。流螢暗明燭,雁聲斷裁續。霜奪莖上紫,風銷葉中綠。秋鴻兮疏引,寒烏兮聚飛。徑荒寒草合,草長荒徑微。園庭漸蕪沒,霜露日沾衣。

酹江月·驛中言別

鄧剡〔宋代〕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