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

李彌遜〔宋代〕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來也,香消減,態凝佇。百花休漫妒。

生查子·東風不解愁

納蘭性德〔清代〕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爇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

渡易水

陳子龍〔明代〕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如夢令·有寄

蘇軾〔宋代〕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守歲

李世民〔唐代〕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虛堂

寇準〔宋代〕

虛堂寂寂草蟲鳴,欹枕難忘是舊情。
斜月半軒疏樹影,夜深風露更凄清。

三衢道中

曾幾〔宋代〕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漁父·漁父醉

蘇軾〔宋代〕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謁金門·秋興

蘇軾〔宋代〕

秋池閣。風傍曉庭簾幕。霜葉未衰吹未落。半驚鴉喜鵲。
自笑浮名情薄。似與世人疏略。一片懶心雙懶腳。好教閑處著。

河湟舊卒

張喬〔唐代〕

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
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