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詩文

體裁:
作者:
朝代:
形式:

真興寺閣

蘇軾〔宋代〕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鷓鴣天·紫禁煙花一萬重

向子諲〔宋代〕

有懷京師上元,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賦。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蘇軾〔宋代〕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萃于子矣。”書尾復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余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登快閣

黃庭堅〔宋代〕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蘇軾〔宋代〕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入峽寄弟

孟浩然〔唐代〕

吾昔與爾輩,讀書常閉門。
未嘗冒湍險,豈顧垂堂言。
自此歷江湖,辛勤難具論。
往來行旅弊,開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萬壑奔。
我來凡幾宿,無夕不聞猿。
浦上搖歸戀,舟中失夢魂。
淚沾明月峽,心斷鹡鸰原。
離闊星難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書此示鄉園。

聊城

汪遵〔唐代〕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憑儒術罷戈鋋。
田單漫逞燒牛計,一箭終輸魯仲連。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杜牧〔唐代〕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賀新郎·懷辛幼安用前韻

陳亮〔宋代〕

話殺渾閑說!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雪。新著了、幾莖華發。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寫舊恨,向誰瑟?
男兒何用傷離別?況古來、幾番際會,風從云合。千里情親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臥百尺高樓斗絕。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壯士淚,肺肝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