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走郊外示友

陳與義〔宋代〕〔〕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舊壯心違。
黃塵滿面人猶去,紅葉無言秋又歸。
萬里天寒鴻雁瘦,千村歲暮鳥烏微。
往來屑屑君應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譯文及注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二十九年來一事未成,功名難就,今年依舊是雄心壯志而心愿未遂。
塵土滿面依舊要到處奔波,霜葉知秋,迎著習習秋風蕭蕭而歸故土。
我猶如萬里臨寒飛行的鴻雁羸瘦不堪,又如暮色茫茫、聚棲千村農舍旁的昏鴉視野模糊不清。
我這忙碌的樣子,你看見恐怕都會笑話我吧,可是還是要就著這南池之水照映著客居他鄉的我。

注釋
鳥烏:烏鴉。
屑屑:忙碌的樣子。

賞析
賞析

  這首詩首聯寫詩人向友人告知今昔不如愿的難言苦衷,頷聯寫詩人告知朋友自己的凄涼境遇,頸聯以物喻己寫詩人心灰意冷的思歸情緒,尾聯點題并向朋友告知不堪奔波的宦游生涯,抒發了詩人因得不到重用而產生的怨恨與牢騷。全詩意趣高遠、新巧而描寫沉著。

  首聯是對過往的三十年的否定,首句中“知已非”用陶淵明《歸去來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句意否定的內容,當是詩人自己對功名的追求。不過,陶淵明說“今是而昨非”,與此詩卻說“今年依舊”,其中包含著不能如陶淵明那樣毅然歸去來的難言苦衷,詩人內心的悲愴就不是陶淵明可比的了。

  頷聯用人、秋作比,以秋歸反襯人不僅難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首聯寫詩人向友人告知今昔不如愿的難言苦衷,頷聯寫詩人告知朋友自己的凄涼境遇,頸聯以物喻己寫詩人心灰意冷的思歸情緒,尾聯點題并向朋友告知不堪奔波的宦游生涯,抒發了詩人因得不到重用而產生的怨恨與牢騷。全詩意趣高遠、新巧而描寫沉著。

  首聯是對過往的三十年的否定,首句中“知已非”用陶淵明《歸去來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句意否定的內容,當是詩人自己對功名的追求。不過,陶淵明說“今是而昨非”,與此詩卻說“今年依舊”,其中包含著不能如陶淵明那樣毅然歸去來的難言苦衷,詩人內心的悲愴就不是陶淵明可比的了。

  頷聯用人、秋作比,以秋歸反襯人不僅難“歸”,而且還不得不“猶去”的凄涼境遇。對于“黃塵滿面”一副勞碌相的人,紅葉只是“無言”,這神態,是同情詩人的不遇,或是勸其與秋同歸。

  頸聯是用白描寫景,情在景中。天寒、雁瘦、歲暮、烏微,這一幅幅喪颯凄厲的圖畫,正是詩人心灰意懶情緒的反映。鴻雁乃信使,瘦則無力,當然是寄書難達了。烏鴉至日暮便聚棲在村舍附近,詩中著一“微”字,表示暮色蒼中視野模糊,更顯詩人的茫茫之感。因而這一聯在字句的背后還有思家的含義。

  尾聯回頭點題。“往來屑屑”照應“黃塵滿面”,用不堪奔波的情態描寫,來說破“以事走郊外”,從這里可以知道題目中所說的“事”當是詩人極為厭惡卻又不能不為之奔走的“公事”。“君應笑”在點明“示友”的同時又照應首聯。不過這里從友人的角度看詩人的宦游生涯,比首聯中的否定就更進了一步。

  “南池照客衣”,化用杜甫《太平寺泉眼》中“明涵客衣凈”的詩句,是“示友”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杜甫在放棄華州司功參軍之職后西入秦州,艱苦漂泊之中亦時時流連自然,太平寺之游即是杜甫雅興的流露。這種處境和愛好同詩人此時的情況是相類似的。這首詩如此結尾,還足以使詩人詩風中“俊雅”的一面成功地克服了由于牢騷太盛而可能產生的板滯和村傖氣,把詩篇收束得雍容飄逸。

  此詩的情態描寫也值得注意:用“黃塵滿面”“往來屑屑”寫己,用“君應笑”狀友,都極生動、形象,在主客之間構成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此外,寫鴻雁用“瘦”,寫鳥烏用“微”,不僅各具特征,宛然可見,而且很符合秋歸之日的節令和此詩的題旨。▲

,

參考資料:完善

1、 嚴壽澄 賀銀海.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815-816頁
創作背景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進士,累遷太常博士。紹興年間,歷任兵部員外郎、遷中書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學士、知制誥。七年,拜參知政事,明年以疾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