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有一點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陽光輕輕地照在不遠處高聳的樓宇上。
才幾天不上樓來,想不到滿城的柳樹枝頭,就吐出了無數淡黃色的嫩芽。

注釋
銓(quán)樓:銓樓,即考場的樓上,銓,有考選之意。
闕(què):古代皇宮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臺,臺上起樓,左右各一,故為雙闕。
重門:一重又一重的門。
建章:漢武帝時的宮殿名稱,這里借指宋代的宮殿。
無算:無數。
柳梢黃:柳梢上的嫩芽。

賞析
一、二句是寫詩人試后登樓所見。“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詩人登上開封府內的考選樓,只見春云濃淡,不一變幻,然“濃妝淡抹總相宜”,更兼日曜微光,以至日光和諧,襯作宮殿的背景,使“雙闕重門聳建章”有廣袤的空間背景。從外觀到內景,寫得凝重,而又背景渾厚。一、二兩句,不無“大宋威武,天下太平”之意。   三、四句則寫詩人登樓后內心所感。“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不上宮殿中的銓樓沒幾天,只見滿城無數柳梢黃,時光荏苒,歲月無情,登此銓樓,詩人若有所思。科舉考試,至宋臻于極盛,朝廷有“選舉法’’,詩人身為朝臣,親自與事,登臨考樓,得無思乎?“無算”一詞,卻于全句通俗中見古雅。   詩人考試畢登臨,他的心態,似慰勉,似忻喜,似覽觀盛世,似不無憂世。從宏觀背景,到滿城柳梢,從外觀“雙闕”,到內景宋宮,從院樓群落,到銓樓一處,從春云濃淡,到柳梢泛黃,無不全收詩人眼底,作了層次分明,色調豐富的反映,全詩以自然美為主調,由于詩人素主行文簡淡,寫自然美也不濃妝而工淡抹,于簡淡中見多樣,更需識力和功力。▲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宋嘉祐二年(1057)春。詩人時任進士考試的試官,詩人做考官幾天忙碌后,登上闕樓欣賞春天美景,心情不免愉悅,故作此篇。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稱梅宛陵。以從父蔭為桐城、河南、河陽主簿,歷知德興、建德、襄城。皇祐初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嘉祐五年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呈寇公二首

蒨桃〔宋代〕

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螢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風勁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