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蘭溪舟中

韓淲〔宋代〕〔〕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發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尋濁酒,試吟篇。避人鷗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雨打濕秋風,蘭溪水面籠罩著薄霧輕煙。已是一頭華發,登上了小船,兩岸青山迎著我來,又送遠去,櫓打波痕散了又圓。
斟滿一杯濁酒,試著吟詩作詞。鷗鷺避人,翩翩飛去。五更時還在夢杭州,醒來時,就已經出現在眼前。

注釋
鷓鴣天: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該調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蘭溪:指蘭江。錢塘江自蘭溪(縣名)至建德縣梅城段的別稱。
西風:秋風。
一巾華發:喻年事已高。華發即花發。
灘痕:指溪灘上的水紋。
濁酒:普通家常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該詞寫蘭溪舟行之感受,是一首清新俊逸的山水紀游詞。該詞上片寫舟行之景,情趣盎然;下片言舟行之情,人在舟中飲酒吟詩,悠然自得,鷗鷺在溪上飛翔,亦自得其樂。全詞寫得空靈清幽,恬靜自然,表現了詞人情逸絕俗的懷抱。

  此詞題“蘭溪舟中”。蘭溪,在浙江中部, 今稱蘭江,是錢塘江上游一段干流之名。再往下,依次稱桐江、富春江、錢塘江,流經杭州入海。這條江流山水清絕,自古名聞遐邇。這是首山水詞。朗誦這首詞,不知不覺中將人帶入了空江煙雨境界。朦朧的江面,朦朧的煙雨,還有朦朧的山色。詞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讀者之心,又何必不是這樣呢?山水在詞中,全然不是羈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該詞寫蘭溪舟行之感受,是一首清新俊逸的山水紀游詞。該詞上片寫舟行之景,情趣盎然;下片言舟行之情,人在舟中飲酒吟詩,悠然自得,鷗鷺在溪上飛翔,亦自得其樂。全詞寫得空靈清幽,恬靜自然,表現了詞人情逸絕俗的懷抱。

  此詞題“蘭溪舟中”。蘭溪,在浙江中部, 今稱蘭江,是錢塘江上游一段干流之名。再往下,依次稱桐江、富春江、錢塘江,流經杭州入海。這條江流山水清絕,自古名聞遐邇。這是首山水詞。朗誦這首詞,不知不覺中將人帶入了空江煙雨境界。朦朧的江面,朦朧的煙雨,還有朦朧的山色。詞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讀者之心,又何必不是這樣呢?山水在詞中,全然不是羈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的境界。視野不妨再放開些。詞人境界,從傳統的深院繡闋,歌舞樓榭,推向美好的大自然,便煥發出人與自然融合的神理。山水詞不多有。這確確實實是韓淲詞的獨到之處。

  “雨濕西風水面煙。”開篇便引人入于勝境。細雨濕秋風,溪面一片煙。好一幅潑墨空江煙雨圖。“一巾華發上溪船。”次句寫出自己登舟情景。一巾華發,可知詞人此時已屆老年。證以戴復古詩句“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又可知詞人此時已過隱居生活,其襟抱灑然塵外,對大自然之體會,自格外親切。上溪船三字,下得興致盎然。于是,讀者仿佛也隨了詞人登舟溪行。“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此一聯,極寫乘舟風行水上飽看山色水容的美感逸趣。

  上句寫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動態。山色來——還去,山一一迎面而來,又一一掉臂而去,又是動態。動態寫山,動中有動,別具情趣。此句與敦煌詞《浣溪沙》“看山恰似走來迎”,有異曲同工之妙。下句寫水容。櫓破灘痕散——復圓。灘痕即灘上水文。溪則有灘,灘則有紋,紋呈圓形。船夫過灘施櫓,擊散了圓圓的灘痕,船過處,灘痕又一一復為圓形。此句寫灘痕亦趣。自其破散以觀之,則灘痕為動態。自其復圓以觀之,則灘痕呈靜態。靜態寫水,靜中有動,又具理趣。與韓淲詩“江中春水波浪肥”(《三月二十七日自撫州往南城縣舟行》),同一逸趣。親切的觀察,實在體現出詞人與大自然的契合。

  “尋濁酒,試吟篇。”舟中,詞人要來家常之酒,乘興吟起詩篇。“避人鷗鷺更翩翩。”江上,鷗鷺翩翩飛翔,亦無拘無束。此三句,寫出人自得其樂,鳥亦自得其樂,真有物我兩忘之古意。“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結筆二句,一氣貫注。五更舟中,夢見到了錢塘(杭州)。一覺睡醒,才知道錢塘果然到了眼前。結筆寫順流而下舟行之速,風趣得很。夢境與現境打成一片。此二句不禁令人聯想起李白《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該詞筆法清新俊逸,為讀者展開一幅空江煙雨圖,又給人一種船在畫中游的感覺。作者就好像是這艘游船上的向導,指引讀者順流而下,觀賞沿途風景。上片中“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觀察仔細,筆法細膩,動靜相稱,情真意切,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結尾處更是將夢境與現實相結合,想象豐富,趣味十足。船至錢塘,詞也戛然而止,可謂干凈利落,留給讀者的則是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也恰是作品的獨到之處。▲

,

參考資料:完善

1、 何瑞澄.吟唱·賞析·教學:古典詩詞賞析:九州出版社,2013.10:167-168 2、 程艷杰,靳艷萍.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773-734
創作背景
蘭溪在浙江中部偏西,是錢塘江上游的一段千流,又稱蘭江。作者當時乘舟緣蘭溪赴錢塘,兩岸風光秀麗,作者靈之所至,信筆寫來該詞。
韓淲

韓淲(1159─1224)字仲止,號澗泉,韓元吉之子。嘗官判院。淲以詩鳴當世,與趙蕃(號章泉)齊名,號「二泉」。史彌遠當國,羅致之,不為少屈。人品學問,俱有根柢,雅志絕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