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池塘水滿,落花鋪滿了園中小徑。細(xì)雨霏霏,時停時下,乍晴乍陰。杏園里春殘花謝只有杜鵑鳥的聲聲哀啼,好像在無可奈何地慨嘆春天已經(jīng)歸去了。
獨自登上柳樹旁的畫樓,手捻著花枝,倚靠在欄桿上。一會又放下手中花枝,抬頭靜靜地凝望著斜陽,對美好年華的無限眷戀之情,又有誰能知曉呢?
注釋
畫堂春:最初見《淮海居士長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三平韻。《山谷琴趣外篇》于兩結(jié)句各添一字。
水平池:池塘水滿,水面與塘邊持平。
弄晴:展現(xiàn)晴天。霏霏:雨雪密也?!对姟ば⊙拧げ赊薄酚小敖裎襾硭?,雨雪霏霏”。亦狀云氣之盛?!冻o·九嘆·遠(yuǎn)逝
該詞描寫精美的春歸之景,以惜春之懷,發(fā)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盡,可謂這首詞的顯著特點。
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從落紅鋪徑、水滿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園花殘、杜鵑啼叫,寫來句句景語、情語。清秀柔美,深美婉約。先寫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jīng)鋪滿了園間小路,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再寫說晴不晴,說陰不陰,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觀看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動人景色。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再聽枝頭杜鵑鳥兒,傳來聲聲“不如歸去”,泣血啼喚,多么令人傷感。
杜牧詩有:“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這句可能化用小杜詩意。作者從所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該詞描寫精美的春歸之景,以惜春之懷,發(fā)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盡,可謂這首詞的顯著特點。
詞的上片寫春歸之景。從落紅鋪徑、水滿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園花殘、杜鵑啼叫,寫來句句景語、情語。清秀柔美,深美婉約。先寫飄零凋落的花瓣已經(jīng)鋪滿了園間小路,池水上漲已與岸齊平了,再寫說晴不晴,說陰不陰,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觀看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動人景色。它像一個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顏顯得憔悴而沒有光澤了。再聽枝頭杜鵑鳥兒,傳來聲聲“不如歸去”,泣血啼喚,多么令人傷感。
杜牧詩有:“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這句可能化用小杜詩意。作者從所見所聞之春歸的景物寫起,不用重筆,寫“落花”只是“鋪徑”,寫“水”只是“平池”,寫“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寫“杏園”雖用了“憔悴”二字,明寫出春光之遲暮,然而“憔悴”中也仍然有著含斂的意致。片末,總括一句“無奈春歸”,其無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寫中得到充分表現(xiàn)。但也只是一種“無奈”之情,而并沒有斷腸長恨的呼號,這樣就見出一種纖柔婉麗之美。
詞的下片,側(cè)重寫人。寫她獨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樹枝頭的畫樓,斜倚欄桿,手捻花枝。這句似由馮延巳《謁金門》:“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詞意化來。緊接著又寫下一句“放花無語對斜暉”,真是神來之筆。因為一般人寫到對花愛賞多只不過是“看花”、“插花”、“折花”、“簪花”,都是把對花的愛賞之情變成了帶有某種目的性的一種理性之處理了。而從“手捻花枝”,接以“放花無語”,又對“斜暉”,委婉含蓄,哀怨動人,充分體現(xiàn)了少游詞出于心性之本質(zhì)的纖柔婉約的特點。
秦觀這首詞所寫從“手捻花枝”到“放花無語”,是如此自然,如此無意,如此不自覺,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于內(nèi)心中一種敏銳深微的感動。當(dāng)其“捻”著花枝時,其愛花是何等深情,當(dāng)其“放”卻花枝時,其惜花又是何等無奈。而“放花”之下,乃繼之以“無語”,正是因為此種深微細(xì)致的由愛花惜花而引起的內(nèi)心中的一種幽微的感動,原不是粗糙的語言所能夠表達(dá)的。而又繼之以“對斜暉”三個字,便更增加了一種傷春無奈之情?!胺呕o語對斜暉”,七個字中只是極為含蓄地寫了一個“放花無語”的輕微動作,和“對斜暉”的凝立的姿態(tài),卻隱然有一縷極深幽的哀感襲人而來。所以繼之以“此恨誰知”,才會使人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幽微之深恨。
誠然,詞人沒有寫她“恨”什么。但從詞人描繪的這幅春歸圖里,分明看見她面對春歸景色,正在慨嘆春光速人易老,感傷人生離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全詞蘊藉含蓄,寄情悠遠(yuǎn)。真是義蘊言中,韻流弦外,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余味?!?/p>,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麟主編 .詩詞文化常識 :北岳文藝出版社 ,2010 :175-176 . 2、 (宋)王禹偁等著 .宋詞三百首鑒賞大全集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181-182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