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綿長高峻的巫峽,靠近舊日的楚宮。
到今天巫山云雨,依然遮暗了丹楓。
啊,蕓蕓眾生,只貪戀人間的歡樂。
只有那楚襄王,在追憶飄渺的夢中。
注釋
楚宮:《寰宇記》:“楚宮在巫山縣北二百步,在陽臺古城內,即襄王所游之地。”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之楚宮亦指此。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一稱大峽。西至四川省巫山縣大溪,東至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因巫山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
丹楓:經霜泛紅的楓葉。
微生:細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襄王:宋玉《高唐賦》:
“巫峽迢迢舊楚宮,至今云雨暗丹楓”二句追述楚宮舊事,說明男女間的至情是古今長在的。“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二句以“微生”與“襄王”對照,暗示自己如今已無復人間之樂,舊日的歡愉有如一夢,卻令自己終生思憶。這表明了作者悼亡戀舊,感喟無窮,不能自已。
李商隱詩常涉人生哲理,并與人生情感體驗融匯。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認為:此詩感情內涵,實較復雜。人間之樂與云雨之夢,似代表現實與理想兩種不同境界。仕宦婚姻之順遂,家室人倫之樂趣,皆常人所經營所依戀者。然徒有此則人生不免卑瑣。故作者乃刻意追求更美好之人生理想。而此種理想境界又正如云雨夢思,虛幻恍惚,難以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巫峽迢迢舊楚宮,至今云雨暗丹楓”二句追述楚宮舊事,說明男女間的至情是古今長在的。“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二句以“微生”與“襄王”對照,暗示自己如今已無復人間之樂,舊日的歡愉有如一夢,卻令自己終生思憶。這表明了作者悼亡戀舊,感喟無窮,不能自已。
李商隱詩常涉人生哲理,并與人生情感體驗融匯。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認為:此詩感情內涵,實較復雜。人間之樂與云雨之夢,似代表現實與理想兩種不同境界。仕宦婚姻之順遂,家室人倫之樂趣,皆常人所經營所依戀者。然徒有此則人生不免卑瑣。故作者乃刻意追求更美好之人生理想。而此種理想境界又正如云雨夢思,虛幻恍惚,難以尋求,且并追求理想之高情遠意,亦不為世所理解。人間之樂,亦因己之堅持理想而不能享有。是則理想之境,現實之樂,兩皆落空,此實理想主義者之莫大悲劇。“微生盡戀人間樂”,于“人間樂”固有所不足,然其中又寓有并此亦不能享受之悲哀;“只有襄王憶夢中”,于己之獨持理想固含自負,然又不免透出孤孑與自傷。屈原《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義山此詩,實祖屈子之意而融鑄自身獨特生活體驗與思想性格。屈原堅信其人生理想,義山則既向往又深感其虛幻,表現為幻滅中之追求。至于“民生各有所樂”,則并屈原亦未否定。故以為義山于“人間樂”有所不足則可,以為即是庸俗之代稱,則似未切。就全詩論,自傷之情固多于自負。▲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05-106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