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引·感舊

蘇軾〔宋代〕〔〕

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甃瓊梁。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每年十月駕臨華清池,那里有玉池和華美的屋梁。明皇與貴妃年年來到這里洗沐享受,用珠寶組成的陪行飾物灑滿路旁。
可嘆啊,繁華不再,珠光寶氣的雙人床早已被灰塵覆蓋,只剩煙霧籠罩下樹色蒼蒼。清夜的明月依舊高懸空中,依然照著藤條環繞的圍墻。

注釋
平時:年年或經常。
蓮湯:亦名蓮花湯。為明皇沐池;海棠湯為貴妃沐池,均在華清池內,統稱為華清池。
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指沐池。
瓊梁:色澤晶瑩的柱梁,指華麗的宮殿。
五家:指楊貴妃親眷。
翠華:天子儀仗中以翠鳥羽毛為裝飾的旗幟、車蓋,代指明皇。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該詞為是年27歲的子瞻罷鳳翔任,過長安,游驪山,系詠玄宗與楊貴妃游驪山事有感而作。

  上闕直寫唐玄宗“十月幸蘭湯”舊事,揭露了唐朝皇室的糜爛生活,也是對宋朝皇室驕奢淫逸生活的鞭撻。。“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甕瓊梁。”開篇僅用五個字便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并一筆勾勒出以玉石砌成,瓊湯溫馥,騰騰霧氣的華清池以及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華清官闕,從建筑的角度寫出了華清池的宦麗堂皇。接著由一般交代轉入氣氛渲染:“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車馬如水”和“珠璣滿路旁”,揭示出楊家兄妹依仗皇權,逍遙于華清官的豪華氣勢。這里雖未明寫唐玄宗,實以反襯的筆法暗斥明皇寵愛貴妃驕縱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該詞為是年27歲的子瞻罷鳳翔任,過長安,游驪山,系詠玄宗與楊貴妃游驪山事有感而作。

  上闕直寫唐玄宗“十月幸蘭湯”舊事,揭露了唐朝皇室的糜爛生活,也是對宋朝皇室驕奢淫逸生活的鞭撻。。“平時十月幸蘭湯,玉甕瓊梁。”開篇僅用五個字便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并一筆勾勒出以玉石砌成,瓊湯溫馥,騰騰霧氣的華清池以及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華清官闕,從建筑的角度寫出了華清池的宦麗堂皇。接著由一般交代轉入氣氛渲染:“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車馬如水”和“珠璣滿路旁”,揭示出楊家兄妹依仗皇權,逍遙于華清官的豪華氣勢。這里雖未明寫唐玄宗,實以反襯的筆法暗斥明皇寵愛貴妃驕縱權貴,荒淫豪奢,令人發指。

  下闕是對今日華清池景物的描寫,由近及遠,逐層展開,景中有情、有哲理,突出表現了物是人非的荒涼冷落景象。昔日繁華喧囂的華清池人去池空,只留下一派蕭瑟、凄涼、寂寞景象。“翠華一去掩方床,獨留煙樹蒼蒼”。此處詞人以“翠華”指代唐玄宗。一個“掩”字,點出方床虛設,將安史之亂后華清池人去池空的凄涼寂寞展現無遺;有一個“獨”字,揭示往事成煙云。“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雖時過境遷,人去池空,然“土花繚繞,前度莓墻”。明月依舊,人事全非。詞人筆鋒回收,結句落墨于眼前景物,用“至今”、“依前”,使人于感舊中不勝惆悵,發人深省以往事為鑒。整個下片看似純然寫景,實則不著痕跡地流露了對荒淫生活的否定。

  全詞在寫景上由近及遠,逐層拉開,給人以荒涼冷落之感,在對比中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對唐玄宗這種奢糜生活的否定態度。此外,此詞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對比手法。華清池昔日的繁盛與今日的冷落對比,榮華富貴的短暫與自然景物的永恒對比,一反一正,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對這種奢糜生活的否定態度。▲

,

參考資料:完善

1、 于培杰,孫言誠 注譯.蘇東坡詞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1-4 2、 熊朝東 著.明月幾時有:蘇軾詩詞文精品選析.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71-72
創作背景
公元1064年(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十二月東坡罷鳳翔府簽判,返京,過長安,游驪山作此詞。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