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道中

曾幾〔宋代〕〔〕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夜之間,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夢中驚醒,只覺得渾身舒適,涼氣沁人。
我不愁屋子會漏雨,淋濕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漲滿了雨水,不用再為干旱擔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夠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蔥綠一片;于是覺得,這五更天雨水敲打著梧桐,是那么的動聽。
像我這沒有田地的人尚且歡欣鼓舞,更何況田間的農夫,祈望著豐年,該是多么的高興。

注釋
蘇秀:蘇,今江蘇蘇州。秀,秀州,今浙江嘉興。
蘇:指干旱后的稻苗因雨水復蘇了。
驕陽:猛烈的陽光。
霖:一連數日的大雨。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

  首聯寫喜雨,從晚上下雨寫起?!耙幌︱滉枴迸c“夢回涼冷”是鮮明的對比。詩人在悶熱的天氣中入睡,一覺醒來,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掃除,代之以清涼舒適的夜風,原來天下起了大雨。這兩句雖然是實事實寫,但由原先對氣候的不滿忽地改變成很滿意,細微地反映了詩人心中的喜悅。詩人同時又選了“夢回”這一時刻,來表達自己這份心情,更加顯出意外地驚喜———這場雨,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

  首聯寫喜雨,從晚上下雨寫起。“一夕驕陽”與“夢回涼冷”是鮮明的對比。詩人在悶熱的天氣中入睡,一覺醒來,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掃除,代之以清涼舒適的夜風,原來天下起了大雨。這兩句雖然是實事實寫,但由原先對氣候的不滿忽地改變成很滿意,細微地反映了詩人心中的喜悅。詩人同時又選了“夢回”這一時刻,來表達自己這份心情,更加顯出意外地驚喜———這場雨,詩人已經盼望很久了。

  次聯寫對雨的感受,用江西詩派詩人的慣技,融化前人詩句為己用。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濕”,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句;對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詩雖用前人成句,但貼切眼前景事,與首聯一意相貫,在原句基礎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語,在舊句上翻出了新意,達到了能生能活而自成佳句的要求。詩是寫聽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隱隱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單單是因為大雨趕走了炎熱,帶來了涼爽,這就引伏第三聯的情感,也為尾聯預留地步,所以元方回評說這聯寫得流動便利。

  第三聯仍寫喜雨。一句是想象之辭,說明自己喜雨,是因為這場及時雨,使莊稼能喝個飽,秋收有望;一句是以聽雨打桐葉,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江西詩派學杜,在煉字上花工夫,尤注重虛字的錘煉。這聯中的“應”字、“最”字,都下得很有精神,加深了句意。不過,出句的“千里稻花應秀色”,也見唐殷堯藩《喜雨》詩,不知是偶同還是有意襲用。錢鐘書《宋詩選注》對這聯的對句有獨到的評價:“在古代詩歌里,秋夜聽雨打梧桐照例是個教人失眠添悶的境界,像唐人劉媛的《長門怨》說:‘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斷昭陽。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秩鐪赝ン蕖陡┳印吩~說:‘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鴰走@里來了個舊調翻新,聽見梧桐上的瀟瀟冷雨,就想象莊稼的欣欣生意,假使他睡不著,那也是‘喜而不寐’?!边@段話,對我們理解這句詩很有幫助。當然,說到底,這樣的寫法就是將舊事翻新,打破常規,也就是江西詩派要求的“以俗為雅,以故為新”及“脫胎換骨”。

  尾聯純抒情,把原來的情感更轉高一層,說遇到了這樣的好雨,像我這沒有田地的人尚且如此高興,更何況那些盼望豐收、渴求雨水的農夫們呢?詩用“猶”、“何況”數字承先啟后,是故意通過自抑而達到高漲。正因為詩人沒田,他的歡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義,他與民同樂的心意也完全表達了出來,所以清紀昀評說:“精神飽滿,一結尤完足酣暢。”

  這首詩從謀篇到句法,都是典型的江西詩派風格。但詩寫得情真意切,所以不覺得峭硬。尤其可貴的是,江西詩派學杜,常常表現在技巧上;這首詩學杜,除技巧外,還學習了杜詩關心民瘼,注意在詩歌中樹立自我形象,講究詩格,所以更為成功。▲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2012.7重?。?:第799-800頁
創作背景
夏秋之交,天大旱,莊稼枯萎。詩人由蘇州去嘉興途中,自七月二十五日起接連下了三天大雨,水稻復蘇,旱情解除。詩人懷著欣喜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七律。曾幾于高宗紹興年間曾為浙西提刑,這首詩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