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岳王墓

高啟〔明代〕〔〕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譯文及注釋
注釋 岳王墓:岳飛之墓,在杭州。
三殿,指朝廷。
兩宮: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欽宗二帝。
高廟:指趙構。廟號高宗,故稱。
棲霞嶺:在杭州西湖濱,岳墳所在地。
諸陵:指南宋六個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紹興東三十六里之寶山(又名攢宮山)。
賞析
鑒賞

  這首《吊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說是詩人親臨棲霞嶺岳飛墓,有感而作。

  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寫景,岳飛慘死于奸佞之手,墓邊的大樹為其所感,樹枝隨風搖曳,紛紛奮然指向南方。這是全詩中唯一寫到詩人所見的岳飛墓的,盡管只此一句,卻是極傳神之處。關于樹枝南指,讀者應以審美的目光借助想象去觀照這一非現實卻超越了現實的藝術境界。這一境界是感動人心的,它寄托了詩人強烈的愛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遺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涼之筆。高啟于岳飛墓前,望著樹枝南指的大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無限悲憤,見于筆端。

  第三、四句“班師詔已來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首《吊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說是詩人親臨棲霞嶺岳飛墓,有感而作。

  首聯“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寫景,岳飛慘死于奸佞之手,墓邊的大樹為其所感,樹枝隨風搖曳,紛紛奮然指向南方。這是全詩中唯一寫到詩人所見的岳飛墓的,盡管只此一句,卻是極傳神之處。關于樹枝南指,讀者應以審美的目光借助想象去觀照這一非現實卻超越了現實的藝術境界。這一境界是感動人心的,它寄托了詩人強烈的愛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遺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涼之筆。高啟于岳飛墓前,望著樹枝南指的大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無限悲憤,見于筆端。

  第三、四句“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從文字上看,意思是說朝廷已經岳飛下了班師的命令,而韓世忠仍然投書斥軍,表達其恢復之決心。詩人在這里是以前一句寫投降者的賣國茍安,后一句寫抗敵都始終以恢復為己任,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以說這一聯是對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這里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正直敢諫的朱云,另一個是被誣滅族的英雄韓信。在這一聯中;詩人由岳飛被害想到朱云請上方寶劍鏟除佞臣,想到漢高祖忘恩負義誣陷謀殺忠臣?!懊繎洝眱勺郑砺读藢χ页急粴⒌臒o限遺恨以及對這一事件的關心和哀嘆,而“空嗟”兩字,則表達了對殺害岳飛的高宗的憤慨。這一聯詩人的想象縱橫馳騁,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悲哀和感傷。

  末聯“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詩人在岳飛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見遠方宋代諸帝王的陵墓。這兩句看上去極白,但卻寫得空靈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見諸陵”,那么要把不見之物——諸墓陵——寫出來的原因就是詩人于棲霞嶺上憑吊岳飛墓時,自然聯想到了它——諸陵——這里像征著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詩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時慘死的英杰,而對那個朝代,那個朝代的君王則毫無懷念。這一聯是全詩的詩眼,更加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于岳飛的懷念之情和對南宋王朝殺害岳飛的痛恨。詩人佇立于岳飛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這姜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強了此詩悲哀感傷的色彩。▲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高啟

高啟(1336-1374),祖籍開封家于山陰,避地吳中,「吳中四杰」之一,比擬「初唐四杰」。做過張士誠幕僚。朱元璋下詔征他修《元史》。擢為戶部侍郞,辭而不受。1373年,蘇州知府在張士誠宮址建府治,高......[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客中夜坐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把酒對月歌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

言志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