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芳·海霞紅

柳永〔宋代〕〔〕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我里。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紅紅的早霞映照西湖,翠綠的山巒云霧繚繞。杭州乃風景秀麗繁華之地。譙樓城門的左右畫戟林立,下臨遼闊而整飭有序的街市,金黃和碧綠色的樓臺一座挨著一座。水邊荷葉菱角,汀洲楊柳飄絮,水面上倒映著拱橋的身影,小舟飛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孫沔猶如當年首功封侯的三國魏將張既,自從破虜征蠻,很快被進用至顯貴的樞密院。厭惡久在軍中,壯年衣繡晝行,回到故鄉知杭州太守。身居鈴齋清靜悠閑,不必再操勞國事,游冶之所多歡樂,未到一年,便唯恐朝廷又要啟用有功勞的賢能之士,又征召自己去朝廷做官啊!

注釋
早梅芳:詞牌名。《花草粹編》收錄此詞,在詞牌下有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詞作上闋寫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闋寫人,人是鎮杭是官,上下合璧,地靈人杰。

  上闋寫杭州之景。開頭先從大處落筆,以自然界中的煙霞來渲染氣氛:大海映著如火的紅霞,遠山籠著青色的煙霧。境界闊大,設色艷麗。接下來“故都風景繁華地”一句既點出所寫之地——杭州,又是一句總的概括,將“繁華”的杭州置于“海紅霞,山煙翠”的大背景中,使人覺得杭州就像鑲嵌在這幅美麗畫面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接下來數句,是對杭州城美麗、繁華的具體描繪。映入讀者眼簾的首先是宏偉壯觀的城門,城門上望樓高高聳立,畫戟盡顯威儀。然后詞人再以城門為立足點自上而下分寫了杭州城內、城外的景色。寫城內,主要描繪靜態的人文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詞作上闋寫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闋寫人,人是鎮杭是官,上下合璧,地靈人杰。

  上闋寫杭州之景。開頭先從大處落筆,以自然界中的煙霞來渲染氣氛:大海映著如火的紅霞,遠山籠著青色的煙霧。境界闊大,設色艷麗。接下來“故都風景繁華地”一句既點出所寫之地——杭州,又是一句總的概括,將“繁華”的杭州置于“海紅霞,山煙翠”的大背景中,使人覺得杭州就像鑲嵌在這幅美麗畫面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接下來數句,是對杭州城美麗、繁華的具體描繪。映入讀者眼簾的首先是宏偉壯觀的城門,城門上望樓高高聳立,畫戟盡顯威儀。然后詞人再以城門為立足點自上而下分寫了杭州城內、城外的景色。寫城內,主要描繪靜態的人文景觀。“萬井”、“金碧樓臺相倚”,只用八個字就寫出了杭州城內人煙繁阜,市容嚴整,建筑華美。寫城外,物境人事共同構成畫面,動靜結合,一氣呵成。至此,故都的山光水色,已呈現在眼前。

  詞的下闋,轉筆頌揚鎮杭之官的事功人品。下片五十二字, 僅三處用韻,從內容上看,恰可分為三個層次:一為征戰立功, 二為衣錦還鄉,三為政績卓著,并預祝升遷。寫得舒徐有致, 雍容閑雅。

  此詞作為一首投獻詞,有“貢諛”的成分,但詞中所展現的杭州的社會生活圖景、自然風光的確是北宋前期“承平氣象”的真實寫照。再者,從“貢諛”的角度說,上片只是作為背景與陪襯;但若從反映都市生活的角度說,上片正是此詞的精華。寫景的視角由遠及近,自上而下,筆觸亦隨之由闊大曠遠至精細俊美,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諧相映,確是柳永詞中極具審美價值的雅詞。▲

,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1-1:第16-17頁
創作背景
詞作上闋寫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闋寫人,人是鎮杭是官,上下合璧,地靈人杰。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