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楚昭王廟

韓愈〔唐代〕〔〕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滿眼累累的墳丘,昔目的貴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高聳入云的城樓隱沒在荒草樹木之中。
還有遺民懷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一間茅屋中祭奠著他的英靈。

注釋
楚昭王:姓熊氏,名珍,平王子。
丘墳:墓冢。
衣冠:以衣帽穿戴代指歷代世家、歷史人家。
城闕(quē)連云:想象楚國盛世,城樓宮殿高聳入云。
草樹荒:楚國城闕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荒草。
國人:指楚國舊人。

賞析
首二句極寫楚都之荒涼。想當年楚地何等博大,楚都何等繁華,楚之君臣何等威赫,而今卻“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币r映這古城闕的卻只是這連片的墳墓、無邊的荒草和野樹。這一蒼茫的歷史感慨不少詩人描寫過,李白“吳宮花草埋出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風凰臺》)便是典型一例:但在韓愈卻有獨到喟嘆,也直諫獲罪,幾臨殺頭,死亡之念時刻襲上心頭,拂逆不去。剛出京,便矚遠來的侄孫準備收拾自己的骨殖:“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商山道上,不堪驚嚇與勞頓的幼女又死了。因而,首句取丘墳這一陰森凄冷的意象,是在吊古的情懷中裹掖著現實的困惑,自傷的意味。丘墳滿目,是眼前近 展開閱讀全文 ∨,首二句極寫楚都之荒涼。想當年楚地何等博大,楚都何等繁華,楚之君臣何等威赫,而今卻“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币r映這古城闕的卻只是這連片的墳墓、無邊的荒草和野樹。這一蒼茫的歷史感慨不少詩人描寫過,李白“吳宮花草埋出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風凰臺》)便是典型一例:但在韓愈卻有獨到喟嘆,也直諫獲罪,幾臨殺頭,死亡之念時刻襲上心頭,拂逆不去。剛出京,便矚遠來的侄孫準備收拾自己的骨殖:“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商山道上,不堪驚嚇與勞頓的幼女又死了。因而,首句取丘墳這一陰森凄冷的意象,是在吊古的情懷中裹掖著現實的困惑,自傷的意味。丘墳滿目,是眼前近景,城闕連云,是遼闊遠景,是茫茫宇宙空間,衣冠盡,卻是心中情,是感喟,是濃縮的歷史的情緒化表現。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喬壁懷古》)造意與此相似,只是取象不同。韓愈在即目所見的空間中看出嚴峻的時間性,看出人生的短暫與飄忽。歷史千載,唯留丘墳。那當年的君臣士大夫都帶著他們的功業和追求,走向默默無聞的寂寞,進入無邊的荒涼,為這荒草野樹所遮掩。這是多么令人脊冷心寒的。而詩人想到自己為了信仰抗顏犯諫,受盡磨難,走向遙遙貶途,將來又什么都不能留下,找不到未來的寄托。字里行間表達了苦澀的悲涼茫然的心緒,感受到那空蕩蕩沒有著落的傍徨情態。城闕連云,從藝術手法看,是小景物作了大景物的坐標,使眼前景更趨逼真貼切,但從感情脈絡看,目極天地,正是困惑苦悶的心緒尋求解脫與寄托的尋覓求索。   這時,仿佛萬籟靜寂中一聲雞啼,郁悶窒息中一股涼風,詩人驚喜地發現了一座祠廟: “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彼奔鄙锨皢栐?,方知“舊廟屋極宏盛,今惟草屋一區,然問左側人,尚云每歲十月,民相率聚祭其前”。雖一草苴茅屋,詩人卻如獲得了極大的慰安而心花怒放了。楚昭王當年曾擊退吳國入侵,收復失土,這一功德千百年后仍為人所緬懷,享受祭祀。而自己“欲為圣朝除弊事”之舉正是為天下人民免除愚昧和苦難,顯然,詩人從茅屋祀昭王中悟出了事業的真諦、生命的價值與歸宿。初起的彷徨悲涼為之一變,恢復了自信,增強了九死不悔的決心。   整首詩寫出荒涼的感覺而又意味深長。其中“城闕連云”是想象之境,想象昔年楚國盛世,而今卻只剩下“草樹荒”;末尾“一問茅屋”四字,更極盡盛衰之慨。然而屋宇雖小,后人追緬情懷并未衰絕。末句頗有風致。撫今追昔,再親臨其地憑吊,恐怕更別有一番況味了?!?參考資料:完善 1、 (唐)韓愈著;王基倫注析.韓愈詩選: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07:第180頁 2、 霍松林主編.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450頁
創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途中經過湖北宜城縣境,見到楚昭王廟,感慨之下作此篇。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