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寄夫

薛媛〔唐代〕〔〕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已經顏索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剛剛想要下筆作畫,先拿鏡子照一照只覺一陣寒意。心中已自感容顏衰老,此刻仔細端詳發覺鬢發也開始有點稀疏了。描繪淚眼十分容易,寫出心中憂思郁結何等困難。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這張畫,讓你時時看看我。 注釋丹青筆:即畫筆。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顏料,借指繪畫。《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青赭堊。”顏師古注:“張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拿東西。寶鏡:鏡子的美稱。南朝陳徐陵《為羊兗州家人答餉鏡》詩:“信來贈寶鏡,亭亭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遠離久別丈夫的真摯感情,隱約透露了她憂慮丈夫移情別戀的苦衷。全詩刻畫心理活動既細致入微,又具體形象,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首聯一開頭,就通過手的動作來展示心理活動。她提起“丹青”畫筆,正想下筆作畫。然而,她猶疑了。不知道該怎么畫,還是“先拈寶鏡”,照照容顏吧。可是一“拈寶鏡”,卻給她帶來一股“寒”意。“寶鏡”“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涼的鏡體給人一種“寒”的感覺,還是詩人的心境寒涼。一“寒”字,既狀物情,又發人意。   頷聯進一步寫詩人對鏡自憐: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細細端詳,發覺鬢發也開始有點稀疏了。“驚”是因為“顏索寞”而引 展開閱讀全文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遠離久別丈夫的真摯感情,隱約透露了她憂慮丈夫移情別戀的苦衷。全詩刻畫心理活動既細致入微,又具體形象,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首聯一開頭,就通過手的動作來展示心理活動。她提起“丹青”畫筆,正想下筆作畫。然而,她猶疑了。不知道該怎么畫,還是“先拈寶鏡”,照照容顏吧。可是一“拈寶鏡”,卻給她帶來一股“寒”意。“寶鏡”“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涼的鏡體給人一種“寒”的感覺,還是詩人的心境寒涼。一“寒”字,既狀物情,又發人意。   頷聯進一步寫詩人對鏡自憐: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細細端詳,發覺鬢發也開始有點稀疏了。“驚”是因為“顏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動。“已驚”表明平素已有所感觸,而此時照鏡,更驚覺青春易逝。“顏索寞”,明顯易見;“鬢凋殘”細微難察,用“漸覺”一語,十分確當寫出她愈來愈苦這一心理狀態。   頸聯中“淚眼”代指詩人的肖像,“愁腸”指心靈的痛苦。一“易”一“難”,互為映襯。這里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在矛盾對比中,刻畫懷念丈夫的深情。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四出杜麗娘自畫肖像時說過兩句話:“三分春色描將易,一段傷心寫出難。”當是脫胎于此。   尾聯點出寫真寄外的目的。詩人辭懇意切地叮囑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這張畫,讓你時時看看我。”“恐”,猜想,是詩人估量丈夫時的心理狀態。一“恐”一“渾”,準確地描繪出自己微妙的感情活動。本來,仆人回家取琴書等物時,詩人察覺丈夫已有“別依絲蘿”、把糟糠之情全“忘卻”的意向。但她在詩中卻避免了作正面的肯定,而用了估量、猜測的口吻,這就不致傷害丈夫的自尊心,而且給他留下回心轉意的余地。一“恐”字,把詩人既疑慮又體諒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來,可謂用心良苦。末句,直陳胸臆,正面規勸丈夫:“時展畫圖看”,遙應首句,語短情長。   此詩對人物的神態動作描寫和心理活動的刻畫是很出色的。它也從側面透露出封建時代婦女的不幸和痛苦。全詩情感表達真摯,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據記載,南楚材看了這首詩后,回心轉意,辭掉了潁地長官的那樁婚事。▲,參考資料:完善 1、 鄧光禮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18-1319
創作背景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遠離久別丈夫的真摯感情,隱約透露了她憂慮丈夫移情別戀的苦衷。全詩刻畫心理活動既細致入微,又具體形象,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薛媛

薛媛,生卒年不詳。晚唐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南楚材之妻。楚材游陳,有穎牧欲以女妻之,楚材許諾,乃托辭而不返。薛媛知其情,乃對鏡繪己小像,并為寫真詩寄楚材,楚材乃大慚,遂歸偕老。其《寫真寄夫》詩遂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