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歐陽修〔宋代〕〔〕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樣大小,細嫩的柳葉,像眉毛一般秀靈。春日漸長,蝴蝶飛得多么輕盈。
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這戶人家已放下窗簾。她蕩罷秋千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雙燕。

注釋
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為踏青。
風和:春風暖和。
馬嘶:指游人車馬的聲音。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結得像豆子那么大,柳葉長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繪明媚的春日風景。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詞描寫少婦因游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 

  首句點明時序:芳春過半,踏青游賞,戲罷秋千。由動境而歸靜境,寫其季節天色之氣氛,閨閣深居之感受,讀來宛如親歷。 

  次句“風和聞馬嘶”五字為一篇關鍵,雖用筆閑淡,不揚不厲,而造境傳神,常人難及。“聞馬嘶”之寶馬振鬣長嘶,成為古人游春這一良辰美景之一種不可或缺的意象。時節已近暮春,青梅結子,小雖如豆,已過花時,柳盡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長氣暖,蝴蝶不知從何而至,翩翩于花間草際,好一幅鬧春圖畫。“蝶蝶飛”以一動作點活了暮春之景。 

  過片“人家簾幕垂”極寫靜境。而“花露重,草煙低”,正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詞描寫少婦因游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 

  首句點明時序:芳春過半,踏青游賞,戲罷秋千。由動境而歸靜境,寫其季節天色之氣氛,閨閣深居之感受,讀來宛如親歷。 

  次句“風和聞馬嘶”五字為一篇關鍵,雖用筆閑淡,不揚不厲,而造境傳神,常人難及。“聞馬嘶”之寶馬振鬣長嘶,成為古人游春這一良辰美景之一種不可或缺的意象。時節已近暮春,青梅結子,小雖如豆,已過花時,柳盡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長氣暖,蝴蝶不知從何而至,翩翩于花間草際,好一幅鬧春圖畫。“蝶蝶飛”以一動作點活了暮春之景。 

  過片“人家簾幕垂”極寫靜境。而“花露重,草煙低”,正與寫靜有關:花覺其露重欲滴,草見其煙伏不浮,正是極靜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寫靜至精微處,再以動態一為襯染,然亦虛筆,而非實義。出秋千,寫戲罷秋千,只覺慵困,解衣小憩,已是歸來之后。既歸畫堂,忽有雙燕,亦似春游方罷,相繼歸來。不說人歸,只說燕歸,以燕襯。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歸來,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動態,悉歸靜境。結以燕歸,又遙與開篇馬嘶相呼應。于是春景芳情,渾然莫辯。

  前人謂“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此詞寫仲春景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秋千慵困,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時的心情,則僅于“慵困”、“雙燕棲”中略予點泄,顯得雍容蘊藉。▲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cn完善

創作背景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位少婦懷人念遠的詞作。詞中描寫的時間是春半的一個黃昏;地點是南園到寢室。主人公是一位思念遠人的少婦;事件是因少婦到南園游春而引起的自己感情經歷的回憶。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修幼年喪父,家貧力學。天圣八年(1030)進士及第,為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與錢惟演、梅堯臣、蘇舜......[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