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鄉·春日游

韋莊〔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日踏青郊游,風吹杏花滿頭。原野小徑上是誰家少年,儀表堂堂、風度翩翩。
我想要是能夠嫁給他,這一生也就滿足了。即使被無情地休棄了,也絕不后悔。

注釋
題解:《思帝鄉》又名《萬斯年曲》,本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單調三十三至三十六字,平韻。此調金奩集載溫庭筠韋莊詞,注越調(無射商)。該篇押用同一部平韻,韻腳分別是“游”、“頭”、“流”、“休”、“羞”。
陌(mò):田間東西方向的道路,這里泛指道路,野外的道路。陌上,道路之上。年少:即“少年”,小伙子,青年人。
足:程度副詞,很,非常。風流:風度瀟灑,舉止飄逸,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少女的青春的熱情和她對少男的大膽追求,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自白。

  它描寫一位天真爛漫、熱情大膽的少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表現了不顧一切封建倫常大膽追求純真愛情的主題。這首詞通過對少女心理活動的傳神描寫,塑造出了一個具有健全人格、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這個典型在青年男女被剝奪了自由戀愛權利的封建社會里,有著特別的意義。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縱使剎那間可以爆發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會轉眼歸于毀滅,以致產生不可設想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處境所造成的。

  此詞是寫游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少女的青春的熱情和她對少男的大膽追求,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自白。

  它描寫一位天真爛漫、熱情大膽的少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表現了不顧一切封建倫常大膽追求純真愛情的主題。這首詞通過對少女心理活動的傳神描寫,塑造出了一個具有健全人格、渴望婚姻自主的女性典型;這個典型在青年男女被剝奪了自由戀愛權利的封建社會里,有著特別的意義。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縱使剎那間可以爆發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會轉眼歸于毀滅,以致產生不可設想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處境所造成的。

  此詞是寫游春,有所遇,女遇男;僅是開端“春日游”三個字就極可玩味,表面看來原只是極為簡單直接的一句敘述而已,然而卻已經為后文所寫的感情之秾摯做了很好的準備和渲染。“春日”正是感情的春心覺醒的時節,一切都表現了一種生命之覺醒與躍動。而之后更加一“游”字,則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隨春物以共同萌發及躍動從而可知。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滿頭”一句,點明時令是早春,繽紛的杏花花瓣落了游春的姑娘一頭都是,“吹”字在此一句中表現出一種當繁花開到極盛時,也同時伴隨有花片之飛舞的一種更為繽紛盛美的景象。而且“吹”字還可表現出一種活潑撩動的感受,則外在之春物遂與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層直接的關系,寫出了春光明麗,少女歡快的場面。

  前兩句以八個字刻畫出女子在融融春光中萌發了追尋意中人的春心;敘寫至此,已經為以后的感情之引發,培養和渲染了足夠的氣勢,于是以下由景轉情,情由景生,一位也漫步在原野小徑上的少年公子進入畫面,雖然少女并不認識他,但他那翩翩的風度,飛揚的神采,卻吸引了少女的注目,引起了少女的愛慕。九字長句“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瀉而出毫無假借,讀起來筆力異常飽滿。曰“陌上”,是游春時士女云集之所在;曰“誰家年少”,則表現了期望的真誠與選擇的珍重;更加之以“足風流”,是對于美好多情之預想的最高要求。“足風流”是少女眼中少年公子的形象,也是少女對少年的評價,少女對少年的愛慕之情全由這一“足”字傳出。

  因而少女在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一個“擬”字,點明這是少女內心的打算。曰“足風流”,曰“一生休”,前一句寫期望之理想,后一句寫自我之奉獻,兩相呼應,極為有力地表現了意志之堅決與感情之深摯。這一個九字長句與上一句的節奏句式全同,都是前面的六字句以兩字為一頓,造成一波三折的氣勢,然后以一個三字句為總結,字字斬釘截鐵,口氣是真摯、誠實、堅定的。這里寫出少女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然后用“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加重這愛的力量。這種強力的愛慕之情,不僅使她要終身相許,嫁給他,而且即使以后少年公子將她無情地遺棄,她也決無后悔。在“足”字上可見少年風流了,至此猶嫌不夠,還通過“休”和“羞”兩個字,層層加碼地予以強調,寫出了為愛情不惜代價、終身不悔的決心,進一步突出了少年風流之甚,由此足見少女之癡情。結尾處二句殉身無悔的誓詞,正是以其深摯的情意,提高加深了這首小詞的境界,一個真正愿為理想、事業而獻身的人,是為了對它的熱愛,詞其所寫的用情之態度與殉身之精神,確實可以引發讀者一種深沉的感動與豐美的聯想。

  這首詞從字面解釋或直為“一位女子在游春時對一個風流多情男子的向往和期待。”而若從“自比女性”的角度審視,則小詞實際上婉轉地傳達了作者雖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拋逐在西蜀一隅,但此心仍屬故唐的赤子情懷。首句“春日游”自然是對唐王朝鼎盛局面的期許;二句的風流少年乃是暗喻君王;三句的“妾”即屬自比,他是要將終生都托付唐王朝的了,即便如當下的暫被拋別,也是不離不棄——“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態度決絕。

  這首詞雖是少女單方面的一見鐘情,然用通俗明快的語言,率真、坦直的感情表達方式和長短錯落、聲情激動的語調,塑造出一個敢于沖破禮教、大膽追求愛情幸福的少女形象,異常鮮明,逗人喜愛。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和清新明朗的筆調,刻畫這位少女天真爛漫、極富個性的形象,語言質樸而多情韻,在花間詞中獨具一格,別開生面,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該一首詞純用賦體,直抒胸臆,熱情奔放,淋漓盡致,它用的是長短錯落、聲情激越的句式,選擇的詞調與所表達的內容、感情的強度都很相適,最后以誓言般的三個字短句作結,顯得十分果決干脆,志不可奪。作為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作者敢于道出沖破封建禮教束縛的詞語,寫出這樣明快決絕的佳篇,不能不歸之于學習民歌的結果。韋莊抒情詞這種真率大膽的作風原本是民間文學的本色,在詞從民間到了文人手中之后慢慢朝向婉約化道路邁進的這個歷史進程中,韋莊詞卻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民間詞的一些特色,十分難能可貴。▲

,

參考資料:完善

1、 夏承燾,盛靜霞著 .唐宋詞選講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1 :19 . 2、 唐圭璋 .唐宋詞鑒賞辭典 .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72-73頁 .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韋莊身經黃巢之亂,轉徙流離,后雖卜居成都(后蜀),官至宰輔,而俯仰今昔,不能無慨于中;《古今詞話》稱韋莊有一個寵愛的姬妾被王建假托教導宮女召入宮而終未放回,韋詞牽涉此事者甚多;這首詞調寄《思帝鄉》,當是韋莊“托為綺詞”的思唐之作。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是詩人韋應物的后代。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召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后升......[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