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唐代〕〔〕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修長的竹枝早早迎接著秋風,淡淡的月華灑滿了空城。
一只鴻雁向銀河飛去,寂靜的夜里,傳來千家萬戶搗衣的砧聲。
季節飛快地推移,轉眼已秋冬,閑散里,我空懷著未曾了卻的心意。
我反復吟誦你秀美的詩句,不覺天色將曉,已聽見早鴉亂啼。

注釋
程近:一作“程延”,事跡不祥,詩人的詩友。
簟(diàn):竹名。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靜如虛空。澹月華:月光淡蕩。澹,漂動。
星河:即銀河。
砧杵(zhēn chǔ):搗衣用具,古代搗衣多在秋夜。砧,搗衣石。杵,搗衣棒。
節候:節令氣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酬贈詩,詩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詩題和詩,描寫了秋夜清遠疏淡的景色,意境開闊,同時寫出時序更迭引起詩人心事未了的惆悵。

  前四句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與詩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長簟迎風早”是說秋風過早地來到庭院,長簟被秋風吹得窸窣咋響。一個“早”字寫出臥病之人對秋風的突出感受。“迎風”二字寫出一片蕭瑟的聲響,達聲音更襯托出秋意的濃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華”,是說空寂約城中灑滿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說城中空無所有,“空”是寂靜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對詩人心情的絕妙寫照。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一首酬贈詩,詩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詩題和詩,描寫了秋夜清遠疏淡的景色,意境開闊,同時寫出時序更迭引起詩人心事未了的惆悵。

  前四句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與詩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長簟迎風早”是說秋風過早地來到庭院,長簟被秋風吹得窸窣咋響。一個“早”字寫出臥病之人對秋風的突出感受。“迎風”二字寫出一片蕭瑟的聲響,達聲音更襯托出秋意的濃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華”,是說空寂約城中灑滿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說城中空無所有,“空”是寂靜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對詩人心情的絕妙寫照。

  “星河秋一雁”,是說一只孤雁劃過秋夜的天空向銀河飛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獨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種事物連綴成文,構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觸到詩人心境為孤凄。

  “砧杵夜千家”,是說時當秋季,人們開始準備寒衣了,故而千家萬戶都傳來了搗衣聲。搗衣聲聲,反襯出秋夜的沉寂。詩人巧借秋聲秋色以渲染愁懷,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頸聯轉入敘事,寫出悲秋的原因。“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節候”,這兩個字承接著前四句所寫的秋聲秋色。“看”和“應”均為揣測之辭,全句意思是說,看來節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測之辭與下句的“臥”字相關照,“臥”是臥病在床,故對節候不能作定論。一個“臥”字定下全詩的感情基調,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臥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實觀,疾病纏身,又臨深秋,可見詩人的悲哀心情,躍然紙上。此聯敘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寫的感情依憑,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

  尾聯“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二句意謂,深夜吟誦您的秀美詩句,興味頗濃,不知不覺已是天曉鴉鳴。以扶病之身而能長夜吟慶不倦,自是因為詩句美好,作為酬贈之作,已盡了題意。同時,也寫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詩相伴,詩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見。

  全詩前半寫景,景中寓情;后半敘事,事中現意。寫景與敘事,筆墨雖二,情意實一。一條感情線索貫穿全篇,有如紅線串珠,結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

參考資料:完善

1、 韓成武.唐詩三百首賞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 趙昌平.唐詩三百首全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79-180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題意為程延有《秋夜即事》詩來贈,韓翃作本詩酬答之。就六、七句觀之,當為詩人閑居無職時所作。
韓翃

韓翃,字君平,南陽(今河南沁陽縣附近)人。天寶十三年(754)進士。先為淄青節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節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職。最后內遷為駕部郎中、中書舍人。他是「大歷十才子」之......[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