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唐代〕〔〕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的碧桃和著甘露種植,日邊的紅杏倚著彩云栽培。
芙蓉生長在這秋天的江畔,從不抱怨東風不讓她及時開放。

注釋
永崇:指長安永崇坊。
高侍郎:指當時的禮部侍郎高湜。
天上:指皇帝、朝廷。
碧桃:傳說中仙界有碧桃。
和:帶著,沾染著。
倚云:靠著云。形容極高。
芙蓉:荷花的別名。

賞析
賞析

  此詩前兩句比喻別人考中進士并表達羨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借皇家權貴雨露之恩者的不滿;后兩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進取態(tài)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賞識的意思。全詩運用比體,寄興深微。

  此詩一開始就用“天上碧桃”、“日邊紅杏”來作比擬。“天上”、“日邊”,象征著得第者“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地位不尋常:“和露種”、“倚云栽”比喻他們有所憑恃,特承恩寵:“碧桃”、“紅杏”,鮮花盛開,意味著他們春風得意、前程似錦。這兩句不但用詞富麗堂皇,而且對仗整飭精工,正與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氣象悉稱。

  《鏡花緣》第八十回寫打燈謎,有一條花名謎的謎面就借用了這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前兩句比喻別人考中進士并表達羨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借皇家權貴雨露之恩者的不滿;后兩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進取態(tài)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賞識的意思。全詩運用比體,寄興深微。

  此詩一開始就用“天上碧桃”、“日邊紅杏”來作比擬。“天上”、“日邊”,象征著得第者“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地位不尋常:“和露種”、“倚云栽”比喻他們有所憑恃,特承恩寵:“碧桃”、“紅杏”,鮮花盛開,意味著他們春風得意、前程似錦。這兩句不但用詞富麗堂皇,而且對仗整飭精工,正與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氣象悉稱。

  《鏡花緣》第八十回寫打燈謎,有一條花名謎的謎面就借用了這一聯現成詩句。謎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貼。“天上碧桃”、“日邊紅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處地勢“凌霄”嗎?這里可以體會到詩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舉慣例,舉子考試之前,先得自投門路,向達官貴人“投卷”(呈獻詩文)以求薦舉,否則沒有被錄取的希望。這種所謂推薦、選拔相結合的辦法后來弊端大啟,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陽春發(fā)處無根蒂”,可見當時靠人事“關系”成名者大有人在。這正是“碧桃”在天,“紅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勢,不是僻居于秋江之上無依無靠的“芙蓉”所能比擬的。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顯然是作者自比。作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連類生發(fā)出來的。雖然彼此同屬名花,但“天上”、“日邊”與“秋江”之上,所處地位極為懸殊。這種對照,與左思《詠史八首》名句“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類似,寄托貴賤之不同乃是“地勢使之然”。這里還有一層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風神標格,與春風桃杏美在顏色妖艷不同。《唐才子傳》稱“蟾本寒士,……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jié)。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不受”,又說“其胸次磊塊”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調與作者的人品是統(tǒng)一的。

  末句“不向東風怨未開”,話里帶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時候(正值東風),卻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與“陽春發(fā)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同樣“怨而切”,只不過此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

  詩人向“大人物”上書,不卑不亢,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tài),這在封建時代,是較為難得的。說“未開”而非“不開”,這是因為芙蓉開花要等到秋高氣爽的時候。這里似乎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才具的自信。▲

,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14-1315
創(chuàng)作背景
高蟾

高蟾,生卒年不詳。唐代文人,家貧、為人重氣節(jié),(約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貧,工詩,氣勢雄偉。性倜儻,然尚氣節(jié),雖人與千金,非義勿取。十年場屋,......[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